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
1、運用已有的經驗,講講、議議一些傷害耳朵的行為。
2、進一步積累保護耳朵的各種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一些傷害耳朵、保護耳朵的圖片;笑臉、哭臉;操作板人手一份。
2、有一些保護耳朵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說說對耳朵的認識。
1、教師念謎面:左邊一個3,右邊一個3,中間隔座山,從來不見面,一對3本領大,各種聲音聽得清。
2、提問:你是從哪里聽出謎底是耳朵?
3、耳朵的本來就是聽聲音,他們能聽見各種聲音(播放鳥鳴聲,溪流聲等,讓幼兒傾聽區(qū)分)。
4、耳朵的本領真大,你是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的?
二、看圖討論,拓展飽和人多的經驗。
1、逐一解讀圖片:圖片上的人們在做什么?
2、幼兒分組討論:
(1)圖片一:戴耳機
幼兒討論
小結:戴耳機聽音樂的時間不要太長,而且音量不要太大,要輕輕的這樣不會傷害耳朵。
(2)圖片二:游泳
教師提問
小結:只有掌握好保護耳朵的方法,游泳時就不會使耳朵受傷害。
(3)圖片三:聽到噪音
教師提問:吵鬧的聲音會傷害耳朵。聽到這樣的噪音你會怎么做呢?
除了捂耳朵,還能怎么樣?你平時聽見什么聲音也會捂耳朵?
如果小朋友吵鬧聲很大,你可以怎么樣
(4)圖片四:戴耳罩
教師提問:寒冷的天氣除了戴耳罩保護耳朵,還有什么辦法也能保護耳朵(帽子、圍巾等)
三、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兒歌,提示護耳經驗。
1、提出創(chuàng)編要求:
我說上半句,你們說下半句,要說出保護耳朵的方法。
2、創(chuàng)編兒歌。
3、引出后續(xù)活動:
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保護耳朵?我們再多收集一下辦法,繼續(xù)將它們編到兒歌里,大家都來保護自己的耳朵,讓耳朵更健康。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2
活動目標:
1、在說說、聽聽、玩玩、畫畫中了解耳朵的功能,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涵義,學做 愛耳宣傳員。
請老師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活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2、為什么要把保護耳朵特別設立一天呢?
3、交流:耳朵有什么作用?如果耳朵聽不見我們會怎么辦?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
二、耳朵的秘密:
1、聽老師介紹耳朵的構造。
2、討論:我們怎么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臟東西塞入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
4、設疑:什么時候耳朵會聽不到聲音?
三、游戲體驗:
1、游戲1:這是誰的聲音?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后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2、游戲2:好聽的聲音:
播放各種動物物叫聲,幼兒說說,學學動物的聲音。
3、游戲3:我說你聽
兩個幼兒距離一米遠,其中一個幼兒拿起紙質的:“話筒”輕輕的講一句話,另外一個用小耳朵聽出同伴講的內容。
4、小結: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四、表達表現(xiàn)
1、保護耳朵很重要,我們把保護耳朵的方法畫下來,告訴家人。
2、幼兒自由繪畫,保護耳朵。
3、把保護耳朵圖畫送給家人,并介紹保護耳朵的方法。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并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多媒體、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干嗎的嗎?(幼兒回答)先請幼兒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后請幼兒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2.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一位小朋友們熟悉的老師說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對我們重不重要啊?
2.耳朵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請幼兒回答)
3.我們要怎么樣保護耳朵呢?
(1)防藥物中毒。藥雖然能治病,但有些藥有很強的負作用,吃的量過大或不適當,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因此,小朋友吃藥一定要按照醫(yī)生規(guī)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yī)院檢查。即使沒毛病,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當突然出現(xiàn)噪聲時,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張大嘴巴。兒童不用耳機聽收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里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對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發(fā) 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huán)。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huán)、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將耳朵拉扯壞。
(7)了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的基本特點,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2、了解噪音,糾正不良行為,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錄音機,磁帶,棉花。
2、有關靜音標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動聽的兒童歌曲、各種動物叫聲:你聽到了什么?感覺怎樣?師小結:耳朵如同收音機一樣,它能讓我們聽到世界上一切美妙的聲音。
2、在耳朵內塞上棉花再聽:你聽到了什么?
師:塞上棉花就好像我們的耳朵受到了傷害,它就聽不到剛才那動聽的歌聲、動物叫聲,也聽不到別人的說話聲。如果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不便呢?
3、揭題:保護眼睛
二、了解噪音
1、哪些事情會傷害耳朵呢?(自行用硬物挖耳朵、噪音……)
2、播放事先錄制的'噪音:你聽到了什么?感覺怎樣?
你還在哪里聽到過這樣的聲音?是怎么來的?
師:這就是噪音。如果我們長時間地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會怎么樣呢?
三、認識靜音標志
1、逐一出示P7的三個標志,分別說說有什么作用,它應該出現(xiàn)在哪里。
2、你還看到過什么其他類似的標志嗎?
小組活動:畫畫、寫寫、說說。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四、爭當“噪音控制員”
師:僅僅在需要保持安靜的地方掛上標志就行了嗎?
倡議:減少噪音,從我做起,爭當噪音控制員。
1、小組討論,制訂噪音控制員行動計劃。
2、展示計劃,全班評議,評選出“小小噪音控制員”。
五、課堂小結,完成判斷題。
六、課后延伸:
“噪音控制員”在行動。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5
活動意義: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在今年的“愛耳日”來臨之際,一休起跑線幼兒園開展了以“愛耳日”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向幼兒宣傳愛耳護耳的有關知識。活動中,老師首先向孩子們介紹愛耳日的意義,并講解耳朵的構造,同時形象地觀看耳朵解圖,讓大家知道耳朵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傷害耳朵,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不便。而后,通過自己自由繪畫的形式畫出保護耳朵圖告訴家人讓他們也來了解愛護耳朵的各種方法。
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孩子們了解了愛耳護耳的知識,增強孩子保護耳朵的意識。
活動名稱:
小耳朵大本領。
活動目標:
1、在說說、聽聽、玩玩、畫畫中了解耳朵的功能,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涵義,學做愛耳宣傳員。
請老師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活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2、為什么要把保護耳朵特別設立一天呢?
3、交流:耳朵有什么作用?如果耳朵聽不見我們會怎么辦?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
二、耳朵的秘密:
1、聽老師介紹耳朵的構造。
2、討論:我們怎么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臟東西塞入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
4、設疑:什么時候耳朵會聽不到聲音?
三、游戲體驗:
1、游戲1:這是誰的聲音?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后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2、游戲2:好聽的聲音:
播放各種動物物叫聲,幼兒說說,學學動物的聲音。
3,游戲3:我說你聽
兩個幼兒距離一米遠,其中一個幼兒拿起紙質的:“話筒”輕輕的講一句話,另外一個用小耳朵聽出同伴講的內容。
4、小結: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四、表達表現(xiàn)
1、保護耳朵很重要,我們把保護耳朵的方法畫下來,告訴家人。
2、幼兒自由繪畫,保護耳朵。
3、把保護耳朵圖畫送給家人,并介紹保護耳朵的方法。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6
一、活動主題:
__
二、時間安排:
__年3月1日至3月5日
三、宣傳內容:
1、宣傳噪聲對聽力健康的損害,提高全體師生對愛耳護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2、如何養(yǎng)成健康用耳習慣,自覺減少噪聲,保護聽力健康。
3、關注學習生活周邊的噪聲危害,積極參與噪聲治理與聽力保護。
四、宣傳口號:
減少噪聲,保護聽力;減少環(huán)境噪聲,呵護聽力健康;保護聽力,健康用耳。健康環(huán)境,聆聽和諧;保護環(huán)境,減少噪聲;保護聽力,從我做起;防治環(huán)境噪聲污染,保護生活環(huán)境;消除噪聲,學會傾聽,享受安靜。
五、活動要求:
1、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成 員:
2、各班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愛耳日”專題宣傳,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噪聲及噪聲對聽力健康的損害,并了解愛耳日的由來,背景意義和今年“愛耳日”的主題等課外知識,從小養(yǎng)成愛耳護耳的良好習慣。
3、學校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愛耳護耳的宣傳和教育。
4、發(fā)起“小手拉大手”倡議活動。發(fā)放倡議書,要求每位學生除了做到愛護自己的耳朵,保護自己的聽力外,要積極向身邊的大人宣傳本次“愛耳日”的主題及噪聲對聽力健康的`損害,號召大家養(yǎng)成健康的用耳習慣,自覺減少噪聲,保護健康的聽力。
5、走進生活,感受噪聲。倡議家長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馬路及周圍企業(yè),感受噪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從而提高學生保護聽力的意識。
6、做好活動總結。要把活動的相關情況,認真進行總結,并形成書面材料。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7
活動主題:
珍惜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時間:
20__年3月3日
活動地點:
二年級(3)教室
活動人員:
全體學生
活動目的:
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著,你再聽我說一遍。(耳朵)
二、講授耳朵結構
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前庭、半規(guī)管)、耳蝸。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被耳廓收集,經過外耳道傳遞,引起鼓膜振動。振動波通過聽小骨增大振動力量,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入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三、保護耳朵的方法
1.洗澡時,用棉花球輕輕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時不要老吸鼻涕。
3.有聽力的同學,聽到巨響,要迅速張開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隨便掏耳朵。
5.經常捏耳垂,促進內耳血液循環(huán)。
四、助聽器的作用
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裝置,它能幫助人們聽到聲音,從而有力的幫助人們學習語言,但不能代替人們學習掌握語言。助聽器的作用是讓我們“聽到”聲音,而“聽懂”(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聽得清楚)聲音則是由大腦的語言識別中樞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確佩戴助聽器
初步帶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先在家里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下帶,一天帶兩三個小時,每天佩帶的時間逐步增加,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帶。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雜的地方佩帶就沒有問題了,佩帶助聽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帶,一方面解決您的聽覺困難,言語分辨不清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的殘余聽力,免受過大聲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長時間刺激大腦神經,恢復大腦對某些頻率聲音的記憶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無害!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fā)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會發(fā)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fā)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么聲音?
3、你是怎么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說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游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蒙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里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說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9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1、關于耳朵為什么能聽音的科學視頻;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畫“3(反著) 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要來上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二、活動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么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播放關于耳朵的科學視頻)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復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里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凈;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么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游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xiàn)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看誰耳朵靈’”
(2)游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聲音。)
三、總結
1、交流收獲:通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獲?(生回答)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0
活動目的:
為有效開展聾兒預防工作,減少耳聾發(fā)生,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喚起學生的防聾意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學生查找歷次我國愛耳日的主題內容及了解相關的愛耳知識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情
(播放音樂,令學生陶醉在悠揚的樂聲中)
主持人: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是啊,悠揚的樂聲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聰了,那又會是怎樣呢?(指名回答)
二、珍愛聽力知識搶答
主持人:耳朵是語言交際、音樂欣賞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_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國愛耳日,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xiàn)有聽力殘疾人20_萬、言語殘疾人127萬,這是一個數量眾多、困難突出的社會群體,聽力損傷與耳聾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聽力健康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發(fā)育與成長。我們青少年一定要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問題1:“愛耳日”為幾月幾日?(3月3日)
問題2:我國愛耳日活動從哪一年開始?(2000年)
問題3:為什么要設立愛耳日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fā)生,提高人口素質)
問題4:今年3月3日為第幾個“愛耳日”?
三、珍愛聽力知識園
主持人: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北京現(xiàn)有聽力語言殘疾人達20多萬,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2萬至4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后天失聰的占80%以上。專家表示,耳部及聽力受傷害的群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會對脆弱的耳朵產生傷害,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那么您將遭遇名副其實的“無聲”。加強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衛(wèi)生部或殘聯(lián)的活動,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誰通過查資料,知道耳的預防保健知識?
1、耳不妄聽不同的聲音或語言對大腦是一種刺激。因此,不聽對健康不利的東西,且音量要適宜。聽廣播也要有選擇地聽。
2、耳勿久聽如久聽噪音可發(fā)生噪音性耳聾。強烈的聲音對聽力損害更大,可閉口掩耳避免之。聽時間久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力疲勞,如有時開長會,中間不休息,效果就會降低。
3、叩鳴天鼓靜坐閉目養(yǎng)神,用雙手心緊貼兩耳孔,五指貼耳后腦部,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叩后腦部24次,然后快速將雙手掌離開耳孔,如此,連續(xù)做10次。此運動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有醒腦強志、聰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雙手按、揉摩兩耳廓,再牽拉兩耳廓,以其發(fā)熱發(fā)紅為度,反復進行多次。可在鳴天鼓后進行。
5、防藥損耳有些抗生素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藥物性耳聾,盡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話說:“耳不掏不聾”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癢用火柴棒、頭發(fā)夾和毛線針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損傷發(fā)炎化膿,應當禁止。耳癢可用酒精棉簽洗擦,耳癢可用酒精棉簽洗擦,必要時可就醫(yī)耳科檢查處理。
主持人:其實,要保護您的耳朵,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讓自己更聰一點,不算太難,注意、呵護有關耳朵的細節(jié),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對健康的耳朵,享有健康的聽力。說說你以后會怎樣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長時間待在太嘈雜的地方,如歌廳、迪廳、演藝酒吧。
2.在高噪聲的環(huán)境下工作,要配戴適當的護耳罩及耳塞。
3.耳朵發(fā)炎或耳鳴,要立刻看醫(yī)生。
4.用耳機聽CD、MP3等時,不要把音量調得太高,時間別太長。
5.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6.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時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愛聽力,快樂成長。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四、班主任老師總結發(fā)言
(提出希望:讓我們“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五、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fā)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會發(fā)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fā)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么聲音?
3、你是怎么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說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游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蒙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里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說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2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1、關于耳朵為什么能聽音的科學視頻;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畫“3(反著)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要來上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二、活動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
(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么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播放關于耳朵的科學視頻)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復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里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凈;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么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游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xiàn)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看誰耳朵靈’”
(2)游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聲音。)
三、總結
1、交流收獲:通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獲?(生回答)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3
設計理念: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要以活動的形式幫助幼兒學習語言。中班幼兒對模仿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什么地方,什么時候都會表現(xiàn)出莫大的關心和好奇。同時《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因此,在本節(jié)活動課的設計上,我以游戲作為本節(jié)活動的主線,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積極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讓幼兒在游戲中無壓力地輕松地學習語言,遷移語言經驗,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本節(jié)語言活動的設計上,主要通過老虎大王邀請小朋友為森林王國舉行的比耳朵比賽當評委的情景,幫助幼兒學習兒歌,再引導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師生問答,一人問其他人答,女生拍手問男生做動作回答)讓幼兒感受問答式兒歌的趣味性。然后通過小游戲《看誰反應快》,幫助幼兒鞏固兒歌內容,活動進行到這里,幼兒已對問答式的兒歌有了一定的興趣,肯定萌發(fā)了自已創(chuàng)編兒歌的想法,這時為幼兒提供圖片,遷移幼兒學習經驗,學習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活動中比較不同動物的耳朵特征。
2、對問答式的兒歌感興趣,并能嘗試仿編兒歌。
3、激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愛心和好奇心,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力。
重點難點:
對問答式的兒歌感興趣,并能嘗試仿編兒歌。
1、兔子、松鼠、公雞頭飾。
2、PPT課件。
3、兒歌《誰的耳朵長》、歡快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活動:
1、老師和幼兒互相問好。
2、師和幼兒一起唱兒歌。
3、師:(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的這首歌中都有哪幾種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幼兒回答)
(2)唱的都是小動物的什么呀?(耳朵)
(3)耳朵有什么用呢?試著說說看。(幼兒自由交流)
4、(教師故作神秘)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你們聽沒聽見有誰在說話?噢,原來是老虎大王。(PPT出示老虎)
我們一起向老虎大王問聲好吧!(組織幼兒問好)老虎大王來到我們班干什么來了?哦,原來今天呀,森林王國里要舉行一場比耳朵的比賽,它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當評委,大家愿意嗎?(愿意)
二、模擬比賽,學習兒歌
1、我說你猜,認識參賽動物(播放PPT,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語言說說這三種動物耳朵的樣子特征)
師:小動物們的耳朵大不一樣,現(xiàn)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小動物們閃亮登場。
(1)耳朵長,尾巴短,愛吃蘿卜和青菜。——兔子
(2)樹上跳,吃松果,睡覺尾巴當被子。——松鼠
(3)頭戴大紅帽,身穿花外衣,每天喔喔啼,催我早早起。——公雞
2、今天小動物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誰來試一試當一名“小播音員”,響亮地把參賽選手的名字報一報。
幼:參加比賽的有……
3、師:小動物都到齊了,它們太興奮了。個個都豎起了耳朵,小朋友們現(xiàn)在都是評委了,我當裁判,評委們可要坐直了,今天的比賽一共有三項,第一項比賽是“誰的耳朵長?”你們能像我一樣報報比賽的項目嗎?(引導幼兒學說:誰的耳朵長/短/看不見?)
4、這三個項目比賽的冠軍已經產生了,是哪些小動物獲得呢?接下來,老師來報項目,小朋友來宣布結果。(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兔子的耳朵長。松鼠的耳朵短。公雞的耳朵看不見。)
5、比賽結束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比耳朵的這場比賽中藏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想不想聽呀?
6、師朗誦兒歌。
7、女孩拍手問,男孩做相應動物的動作來回答。
8、小游戲:《誰的反應快》
(1)為幼兒分發(fā)頭飾,播放歡快音樂。
(2)組織游戲:游戲幼兒站成一排,一名幼兒問,戴相應頭飾的幼兒必須做著動物的樣子向前跳一步回答,并接著問,游戲如此反復,說錯者出局,反應慢者出局。
三、遷移經驗,學習創(chuàng)編。
1、以上是兒歌中提到的幾種動物的耳朵,你還見過哪些動物的耳朵,比如河馬、小豬、羚羊的耳朵長什么樣?你能學著剛才我們學的這首兒歌的樣子自已編一編嗎?
2、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仿編。
3、組織幼兒交流自己仿編的兒歌。
4、延伸:小朋友,你們還知道其它動物的耳朵長什么樣,回去問問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編成兒歌,明天說給老師聽,好嗎?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就在剛才呀,老虎大王告訴我,比耳朵的頒獎典禮馬上就要開始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分享小動物的快樂,大家想不想去呀?好了,讓我們一起聽著兒歌《誰的耳朵長》,學著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一起去參加吧!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構成部分的名稱。
2、重點認識鼓膜,知道如何保護它。
3、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正確、文明的聽、說習慣。
耳朵模型一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規(guī)管),氣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和各色彩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放錄音聽優(yōu)美的音樂和幼兒吵鬧時的錄音:“感覺怎么樣?是誰把這種感覺告訴你的?”→引出耳朵。
2、“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聽聲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輪廓。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嚴格的說應該是耳朵的外輪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東西。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覺它是什么樣的?請告訴我。”
2、幫助幼兒認識外耳廓是由軟骨支撐著的,不軟也不硬。
3、實驗游戲:幫助幼兒體驗外輪廓聚攏著聲音的作用。請幼兒分別用手擋在耳朵的前后,感覺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擋在前面的聽不清,擋在后面的聽得清)。
4、“聲音是怎樣傳到里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與耳郭對接,“聲音就是從這里傳進去的,它向一條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耳道里有細微的茸毛,阻擋灰塵侵入,形成耳屎)
5、“聲音走進去后會碰到誰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幫助幼兒認識鼓膜。
6、實驗游戲:利用氣球,讓幼兒用嘴巴湊近氣球說話,感知氣球的震動(說話時氣流通過空氣的傳播撞在氣球上,產生了氣球的震動)。鼓膜是耳朵里一塊像氣球皮一樣有彈性的膜,當聲音傳到鼓膜上的時候,就會帶動鼓膜的震動(就像小朋友對著氣球說話時氣球會震動一樣),在大腦的幫助下就聽到傳來的聲音了。聲音小,鼓膜的震動就大小,反之就大。
7、“鼓膜是像氣球皮一樣的東西,如果我們用尖尖的東西刺它會怎么樣?”實驗:刺破氣球。教育幼兒要愛護鼓膜,不要隨便用東西掏耳朵眼兒,不能把小東西塞進耳朵里。
8、“如果我們突然用很大的聲音把耳道塞的滿滿的又會怎么樣?”實驗:氣球吹得太滿會爆炸。“那么,我 們應該怎樣保護鼓膜呢?”教育幼兒平時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對著別人的耳朵大聲說話,遇到猛烈的聲音時要捂住耳朵,張開嘴巴,減少鼓膜的壓力。
9、“現(xiàn)在小朋友知道了耳朵是怎樣聽聲音的,但是你們知道耳朵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吧? (平衡的作用)”嘗試半規(guī)管(三根彎曲的小管) 與模型相接。“它是怎樣幫助我們保 持平衡的呢?”
實驗:通過透明瓶子里水的流動幫助幼兒理解。“三根小管里裝著水一樣的液體,當我們的身體位置發(fā)生改變時,這些小管里的液體就會流動,我們的大腦根據這些液體的流動 來判斷我們位置的改變并保持平衡的。”
10、實驗游戲:幼兒原地旋轉3―5圈停下。“為什么我們已經停下了還會有暈的感覺?”
11、實驗游戲:指導幼兒往瓶子中放入各色紙片,然后旋轉瓶子,看里面的紙片會怎樣?停下后,紙片還會怎樣? (瓶子停下后,紙片還在旋轉。)每個人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樣,但平衡能力是可以通過鍛煉來提高的,例如:飛行員、舞蹈演員等。小朋友平常玩兒的走獨木橋、過小河的游戲就是在鍛煉和提高我們的平衡能力。
三、結束部分
1、教師進行總結:
(1)耳朵的作用。
(2)愛護耳朵,保護鼓膜。平時不大喊大叫,耳朵喜歡聽輕聲美妙的`聲音。
(3)多參加戶外運動,在體育活動中提高平衡的能力。
2、游戲活動:《傳話》
3.3全國愛耳日主題班會篇1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
2、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耳朵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1、我們的耳朵像什么呢?
大家知道3月3日是什么日子嗎?開動你們的小腦筋,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很像我們的小耳朵啊?對,3月3日就是我們的全國愛耳日了。今年是我們的第__個全國愛耳日”。
2、耳朵的主要作用:
(1)聽到聲音
(2)感受位置的變化,我們有些小朋友乘坐汽車的時候難受就是由于耳朵里的小零件引起的。
3、教師和幼兒共同觀察耳朵的結構
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我們小小的耳朵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們先互相看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耳朵啊。
耳朵簡單的分為:外耳,中耳,內耳
4、保護耳朵的小知識
(1)不要經常掏耳朵,扎耳洞是很危險
(2)防止水流入耳朵內
(3)受傷、或者冬天長凍瘡時一定要去看醫(yī)生
(4)遠離噪音和爆炸現(xiàn)場
(5)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和耳朵
(6)用正確的方法擤鼻涕
(7)定期檢測聽力
5、哪些東西不能放到耳朵里呢?
6、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當我們覺得噪聲很大的時候可以戴耳塞、耳罩等來保護耳朵。或者告訴爸爸媽媽你覺得不舒服,讓爸爸媽媽帶你去安靜的地方。
四、活動小結:
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