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班級教育的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效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可以對一個活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活動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出的班級教育的活動方案,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班級教育活動方案1
教育目標:
1、知道一些家庭中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簡單處理方法。
2、讓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學重點:
意外傷害中的處理方法。
教學難點:
分析、整理處理方法。
教育過程:
1、揭示課題。老師講述小故事引入課題(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與家人走失,你該如何應對這種突發情況。)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各種難題和意外傷害事故。每個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具體的事例。
師適當地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在黑板上。
做危險性的游戲滑倒刀子割破手被動物咬傷
3、出示思考題。
(1)如果讓你碰到這些情況,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想辦法來克服。
(2)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告訴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品質。
4、師總結。一個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發事件時,要堅持真理、誠實、勇敢、謙虛、自尊、儉樸、清廉、堅毅、樂觀等品質。
5、安全使用家電與燃氣。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辨析、調查等活動,獲得安全使用家電的基礎常識。
2、掌握一些常用家電的正確操作方法。
3、養成正確使用家電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交流、辨析、調查等活動,獲得安全使用家電的基礎常識。
掌握一些常用家電的正確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正確使用家電和燃氣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認一認書上呈現的各種家用電器,說一說: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電器?各有什么作用?
二、小組交流:
1、家用電器使用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電器的安全注意事項寫在書本“我還知道”欄里,再說給大家聽聽。
3、教師歸納:
使用家電前要看懂說明書;有些家電使用時人不能離開;使用后要注意關閉電源。
三、辨析:
1、仔細看看書上的幾種操作方法,評一評,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集體朗讀“提示”內容,明確正確的操作事項。
3、評一評,自己安全使用家電和燃氣嗎?平時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需要改正?
四、課外延伸:
回家與父母一起做個小調查,調查家里用電用氣的做法。預防觸電,預防火災,養成安全用電,安全用燃氣的自覺行為。
班級教育活動方案2
制作意圖:
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是每天必須的程序,而玩具的投放對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于是我利用身邊一些常見的、廢舊的材料制作了一些既簡單又好玩的玩具,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教育價值:
教育孩子們要熱愛體育活動,并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1、竹蜻蜓:(適合大班幼兒)
材料:彩色紙張(過膠)或彩色泡末墊、廢舊筷子、圖釘。
制作方法:將彩色紙張剪成如圖形狀,然后用圖釘將其固定在筷子一頭即可。(注意筷子要折成兩段以免過長,為了更加牢固可用玻璃膠進行加固)
2、馬尾巴:(適用于小中班幼兒游戲)
材料:包裝繩或者其他顏色鮮艷的繩子
制作方法:將多條包裝繩子捆在一起,然后辮辮子,在尾處留下一小段繩子,用針將余下的繩子弄細即可。
玩法:一個幼兒將馬尾巴放于背后(可將一小段塞進褲子里),另一個幼兒來追趕,直到將對方的馬尾巴揪下來為勝利。
3、(玩法同上,一個幼兒拖著走,另一個幼兒嘗試來踩,這個游戲適合大班幼兒)
另外不對竹墊子進行任何裝飾,孩子可以拿兩個竹墊子來玩“過河拆橋”的游戲。(即一只腳踩住一個竹墊子,在保證自己的雙腳不著地的情況下,去拿兩個一個竹墊子并將起放于前面,另一只腳踩上去,再回頭去拿后面的墊子,如此反復直至走到終點。)
4、飛碟:(適合小中大各種幼兒游戲,不同年齡段游戲要求不同)
班級教育活動方案3
為貫徹執行行為規范與安全教育月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安全意識,有效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形成穩定的班級秩序,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制定班級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_
二、活動主題:
做文明進取中學生,強化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開展安全知識地宣傳與教育,構建文明和諧的班集體。
三、活動內容:
1、利用主題班會和晨會學習并解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及學校相關的管理制度、規定和常規要求。
2、每天強調學生上下學都要遵守交通規則,乘坐安全車輛。
3、以小組為單位強化一日常規的要求并量化,堅持日反饋。
4、以小組為單位制訂本周行為規范與安全教育的目標,及組規并明確監督人。
5、進行儀表檢查,對學生著裝、發型、飾物、整體形象提出具體要求。對不合要求的進行整改,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6、簽訂安全責任狀。讓學生明確安全的各項要求,用書面的形式明確學校、學生、家長的安全責任。簽訂好早自習責任狀并及時上交德育處保存。
7、規范兩操。規范學生集合列隊的秩序,要求做到“快、靜、齊”,做操要整齊、規范。
8、針對每周表現做好總結以及今后的改進措施。
9、繪制行為規范與安全教育手抄報評選出優秀上交學校。
10、做好“行為規范與安全教育”個人總結、小組總結、班級總結。
班級教育活動方案4
設計意圖:
小椅子是天天陪伴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好伙伴,將椅子作為一種體育器械,它的功能是非常豐富的,可以排列、倒放、壘高……通過鍛煉可促進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的發展。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并結合當前創新教育的主流,將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作為一個重要活動目標,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思考、嘗試、創新的機會,不斷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發展智力水平,更大限度發揮體育活動的`寓體寓智的雙重功能。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小椅子開展幾種體育活動,發展幼兒的平衡、跳躍等多種技能。
2、活動中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積極創新;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小椅子、跳繩若干(幼兒人手一份)
2、錄音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引起幼兒對椅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瞧!今天小椅子也來到了操場,它要和小朋友一塊出去郊游呢!
我們請小椅子變成小汽車帶我們出發吧!一起說一句神奇的話:“變變變,快快變成小汽車”。(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小汽車出發)
教師導語――出發!前進!左拐!紅燈!綠燈!右拐!……
師:看!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小朋友想到大海里去玩嗎?讓小椅子變成什么來幫助我們?(小船、快艇……)
教師導語――小船小船劃呀劃,大海里面真好玩!
師:我們在水里能做哪些運動?小椅子能幫我們什么忙呢?(游泳、劃船、跳水……小椅子可以當跳板、救身圈)
幼兒運用小椅子自由模仿多種水上運動,教師指導。
(二)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師:剛才小朋友和小椅子一起玩了開汽車和劃船等游戲。小椅子還能和我們做哪些游戲呢?想試試嗎?看誰想出的玩法最多?(幼兒自由游戲,教師指導并及時對幼兒的創新給予鼓勵和肯定)
小結:大家坐下來歇會兒吧!誰愿意把你剛才的玩法表演給大家看的?(請幼兒個別表演并引導幼兒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合作游戲,集體探索椅子游戲。
師:假如小朋友能和許多椅子一起游戲那肯定會更好玩!我們找好朋友試試吧!
(幼兒合作游戲,教師指導)
集體練習:
(1)走獨木橋――將多張椅子橫向并排呈平衡木;
(2)過障礙――將兩兩椅子相面對并縱向排列,練習跨障礙走;
(3)踩水坑――將椅背放倒在地,形成一個個“水坑”,幼兒練習踩“水坑”;
(4)爬山――引導幼兒將椅子縱向靠緊排列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
3、鼓勵幼兒將繩子與椅子合作游戲。
師;小朋友今天真愛動腦筋,想出了許多椅子游戲。老師將給每位一樣小禮物,瞧!是什么?(跳繩)喜歡嗎?
我們以前都玩過跳繩,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試著將跳繩與椅子一起玩玩,可以怎樣玩呢?
教師鼓勵幼兒合作并創新多種玩法(可將繩子系在椅腿上進行練習。如;旋轉跳繩走,跳皮筋等。)
(三)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我們的椅子也累了,一塊兒坐下來歇會兒吧!
(集體圍坐成圓圈,坐或站在椅子上隨音樂做些放松活動)
(四)延伸活動
幼兒將椅子搬回活動室后,鼓勵幼兒將椅子擦干凈。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所用的器械是幼兒園均具備的小椅子,教師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編了以“和小椅子出去郊游”導入主題的各種椅子游戲,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跑、跳、平衡等技能,重點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中,教師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幼兒自由探索活動。如給每位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和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幼兒在與小椅子進行走、跨、跳、平衡練習時,教師能將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分類指導,盡可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改變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視幼兒或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方式。
班級教育活動方案5
實施對象:
小學一年級
創意者:
__
活動背景:
1、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原因造成了青少年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家長的包辦、溺愛,使一部分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不良習慣;應試教育的陰影,不少學校特別重視文化課,輕視道德品質的形成,使學生變得冷漠;在社會轉型期,一些人道德觀念淡化、私欲膨脹、急功近利、拜金主義等直接影響著青少年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的形成。
2、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賦予青少年學生法理意義上的公民素養、倫理意義上的道德底線、文化意義上的道德情懷和心靈意義上的愛的能力。貫徹《意見》精神,實施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學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
3、青少年學生身心正處于發展形成期,抓住這一特定的教育機遇期,實施有效的班級教育活動,既是順應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需要,也是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的必然要求。
基于這樣一個背景,__年3月至6月,我在所教一年級班級中開展“感恩教育百日行”活動,活動圍繞“尋恩—知恩—報恩”系列感恩教育展開,感恩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尊重他人、報效國家、保護自然。
活動過程:
一、準備階段
1、組織準備:動員全員參與,取得家長和學校支持,制定階段活動計劃,劃分活動小組。
2、物質準備:收集有關圖文書籍,準備活動器材,布置集中活動的場所,展示活動成果,制作榮譽獎章。
二、實施階段
(一)第一階段:傳承文明,明恩知禮
1、階段目標:每人能夠講述3個感恩小故事,背誦2首贊美詩,了解故事、詩歌中蘊含的情理。
2、活動重點:分組開展閱讀古今中外的感恩故事、贊美詩歌活動。在班級活動時間,老師指導閱讀,引導理解,組織交流。
3、激勵措施:評選書本里的小精靈和班級故事大王。
4、主題活動:“寸草報春暉”班級故事會。
活動要點:
(1)班會環境布置。選擇入圍故事中人物形象(評選出的書本里的小精靈)的圖畫和模型點綴環境,強化認識。
(2)故事的編排、講述以及評點。選擇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感恩故事,主持人通過串詞點明故事的含義。
(3)教師和家長的示范。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和其它班級教師參加主題班會,并參與故事演講。
(4)評選班級故事大王。采取現場打分或舉手表決的方式,現場頒獎。
(5)教師總結講話。既總結大家突出表現,又指導開展下階段活動。
(二)第二階段:觀察生活,尋覓親恩
1、階段目標:每個同學能夠發現身邊對自己有恩情的5個人和事件,說出和自己的關系。
2、活動重點:分組開展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大自然的觀察活動,尋覓親恩,并作簡單的觀察記錄。在班級活動時間,老師指導大家組織交流。關注本學期的紀念日:3月8日、3月12日、3月20日世界水日、3月21日世界森林日、4月5日、母親節、父親節、5月1日、5月4日、6月1日、6月5日等。
3、激勵措施:評選孝星。
4、主題活動:“夸夸好媽媽(爸爸、老師等)”班級照片、繪畫展。
活動要點:
(1)照片展示。將學生自己選擇的照片(或繪畫)集中布置于班級中。
(2)上臺夸獎。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自己挑選的照片或圖畫放大展示給大家,由學生作簡單介紹,夸夸所選擇的人物。
(3)多媒體展示。挑選學生觀察的日記、照片、繪畫等結果,制成多媒體課件,配有引導性解說詞,播放給大家觀看。
(4)評選孝星。對上臺講述采取現場打分或舉手表決的方式,現場評獎。
(5)教師總結講話。對第二活動階段的學生表現進行指導、評價,闡明在生活中我們要善待和回報關心、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和世界萬物。
(三)第三階段:精彩重現,有恩必報
1、階段目標:為父母和他人做3件有益的事情,明白為什么這么做,記住10個道德模范人物。
2、活動重點:分組開展“三個一”活動(制作一張謝意卡、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次公益勞動)。在班級活動時間,學唱感恩或贊美的歌曲。
3、激勵措施:評選紅花少年。
4、主題活動:“星星知我心”回報親恩班級才藝表演。
活動要點:
(1)布置活動場所。將學生自己選擇的道德之星姓名寫在展臺上。
(2)才藝表演。學生表演課本劇、生活中的技能展示、穿插文藝表演。
(3)邀請校長、優秀家長給班級紅花少年頒獎。
(4)學生家長代表和教師總結講話。評價學生一學期來的成長和進步。
三、總結階段
1、對各活動階段的教育活動情況(包括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加以全面總結。
2、評出“尋覓親恩百日行”活動中的“標兵”,并邀請校長、優秀家長為他們頒獎。
3、提出希望,使這一教育活動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活動成效:
通過歷時百天的“尋恩—知恩—報恩”系列感恩教育的學習、體驗和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感知父母、師長、同學、祖國的生育、培養、關愛、教育的恩情,正確認識了自己在家庭、集體、祖國中的地位與價值,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正義感和主人翁意識,逐步形成了自覺知恩圖報、明禮守信的健康人格,推進了班級感恩文化、禮儀氛圍的逐步形成。來聽聽孩子和家長的心聲:
孩子的話
“這學期爸爸媽媽給我講了很多中外名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我學著自己整理房間,整理書包,不讓他們為我操心。”
“爺爺奶奶夸我了,說我比以前懂事聽話了,每天回家自己做作業,一有時間就和他們聊天,逗得他們哈哈笑。是啊,爸爸媽媽經常出差,要讓爺爺奶奶開心呀。”
“我們小隊互幫互助,合辦的那份愛心小報在學校櫥窗里展出了。張逸的學習老上不去,我們小隊每個人都幫助他,期末考試他進步了。”
家長的話
“孩子短短一學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下班回家,他給我們拿來拖鞋,去爺爺奶奶家玩,還給老人家帶禮物,懂事多了。”
“以前他不聽話,我們總是嚴厲地批評,孩子不理解,反而因為害怕學會了說謊,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自從班級開展‘尋覓親恩百日行’活動以來,他學會了和我們溝通,還常用拼音和漢字給我們寫留條,我們看了很感動,孩子體諒我們。其實教育孩子也是教育我們,這個活動真的很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希望一直延續下去。”
“我們的孩子變了,以前從不肯把好東西分給弟弟妹妹,現在不管有什么,總是把好的留下來給家里人,還給班上生病的同學帶好吃的,爺爺送他去學校,臨進校門還和爺爺說:‘爺爺再見,路上小心啊。’很會關心人。”
確實,感恩教育活動是個多向的互動,實施過程中能起到多方面的效果。這個系列活動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加上學校網站、新聞媒體的跟蹤報道宣傳,更使此次活動具有了普及推廣的意義。
關于班級教育的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 活動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