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法律安全知識
中學生法律安全知識
1、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⑴曠課、夜不歸宿;⑵攜帶管制刀具;⑶打架斗毆、辱罵他人;⑷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⑸偷竊、故意毀壞財物;⑹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⑺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⑻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⑼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2、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有:⑴營業性歌舞廳、酒吧、夜總會、通宵影劇院;⑵帶有賭博性的娛樂室、游戲場;⑶營業性臺球室;⑷卡拉ok廳和電子游戲機室;⑸審定為“少年兒童不宜”的影片、錄像、錄音等的播放場所。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5、.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指:⑴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⑵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⑶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⑷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⑸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⑹多次偷竊;⑺參與賭博,屢教不改;⑻吸食、注射毒品;⑼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6、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示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向公安機關報告。
7、“環境”包括14個方面的內容: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
8、我們常提到的9種環境污染物是: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噪聲、振動、電磁輻射。
9、當發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應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公共財物,并設法立即報告公安機關或附近的交通警察。(撥打電話110)。
10、當你發現一起交通事故,而肇事車逃跑,你應該記住逃跑車的車型、顏色、號牌等特征以及逃跑的方向。
中學生法制小案例
案例一:某校學生李某某在宿舍違章使用“熱得快”,約9時30分離開宿舍時未拔掉電源,致使“熱得快”過熱,電線短路引起火災。
分析:
1)違反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違章使用“熱得快”,是導致火災的直接原因。
2)生活中養成的粗心大意,在這次火災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依據有關規定對李某某治安罰款100元
案例二:因為和大聲斥責自己的父母爭論了幾句,16歲的小朱一氣之下,悶頭沖出家門,整晚沒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門來,小朱在夜不歸宿的那天搶劫了6名學生。原來,小朱離家出走之后在網吧里通宵上網,但又沒有錢,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學。
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沒有確切原因的夜不歸宿,是臨近或正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征兆之一。據調查,在100個未成年犯中,絕大多數犯罪行為是利用夜晚的時間完成的,而且不少違法行為實施后,他們都沒回家。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經驗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歸宿,一旦發生問題,由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案例三: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15歲的小明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導致他走上了邪路。據小明自述,他在同學的生日宴會上認識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經常請他去餐館吃喝,帶他去電子游戲廳玩游戲機。工作繁忙的父母沒時間陪她,王大哥成了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對小明說:“有一個小子總跟我過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訓教訓他,反正他也不認識你。”被王大哥這么一蠱惑,原本老實聽話的小明手拿木棒,朝那個人的頭上猛擊一棒,導致其頭部受了重傷。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時期,一定要慎擇友,擇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有利于共同進步。若是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幫助他人、助人為樂是做人的美德。但是為了哥們義氣兩肋插刀,最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對他人包括朋友的要求,必須保持頭腦清醒,以法律和道德為標尺進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隨意遷就,否則會鑄成大錯。青少年要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的預防犯罪能力,時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自由、快樂。
案例四:口角糾紛引發殺人慘案。 一天晚上,某中學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讓人費解的是殺人兇手竟是一個未滿14周歲的少年,而被殺者竟然是他的同學。該校初一年級學生陳某與劉某因鎖事發生口角糾紛,陳某動手打了劉某一耳光。惱羞成怒的劉某失去理智,從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對著陳某的腦部、腹部等處連刺三刀。陳某被送往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案件發生當晚,縣公安局迅即組織偵技人員趕赴現場,將劉某抓獲歸案。
分析:愛沖動是一種性格缺陷,青少年學生更是由于心理不穩定容易沖動,有時釀成大錯。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青少年學生、學校、家庭都要重視加強道德、心理素質修養,不使性子,遇事冷靜,才能更健康成長。
看過“中學生法律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