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知識題
煤礦安全知識題
1、井下發生火災后在現場人員應立即通知( B ),并組織人員滅火
A 救護隊 B 礦調度 C 礦領導
2、當采高大于2m或煤質比較堅硬的煤層放炮采煤時應采用( C )
A 單排眼 B 對眼 C 五花眼
3、采用炮采時,如果煤質堅硬或者采高較大的中厚煤層應采用( C )。
A單排眼 B雙排眼 C三排眼
4、任何人員不得攜帶( C)進入井下爆炸材料庫房內。庫內照明設備或線路發生路障時,在庫房管理人員的監護下檢修人員可使用帶絕緣套的礦燈進入庫內工作。
A 鏟子 B 鉗子 C 礦燈
5、在有礦塵或氣體爆炸危險的礦井中爆破,禁止使用( B )起爆
A瞬發電雷管 B火雷管 C延期電雷管 D抗靜電電雷管
6、爆破圖表應包括( C ) ,炮眼布置參數和裝藥參數,主要爆破條件和經濟技術指標等。
A 局部巷道布置圖 B 炮眼裝藥結構圖 C 炮眼布置圖
7、采煤工作面常見的炮眼布置有( C )種
A 1 B 2 C 3
8、允許在井下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條件下爆破作業時使用的炸藥為( A )
A 煤礦許用炸藥 B 礦用炸藥 C 巖石炸藥
9、國標規定,電雷管的安全電流為( A )mA
A 50 B 150 C 450
10、藥包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離為( A )
A最小抵抗線 B 最大抵抗線 C 垂距
11、生產經營單位( A )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A 不得使用 B 謹慎使用 C 控制使用
12、安全就是 D
A 不發生事故 ( B )不發生傷亡事故
C 不存在發生事故的危險 D 所存在的發生事故的危險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13、本質安全指的是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 D )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
A 自動的 B 后天的 C 本質的 D 內在的
14、從安全生產角度,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 ( D ) 。
A 原因 B 本質 C 條件 D 根源或狀態
15、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控制危害和事故,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于 ( C ) 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及其他損失。
A 管理不善 B 危險 C 事故 D 違章
16、安全生產管理是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有關 ( A ) 等活動
A 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 B 計劃、組織、控制和反饋
C 決策、計劃、實施和改進 D 計劃、實施、評價和改進
17、從事故的定義可以知道,意外事件出現后并沒有實際發生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這種意外事件 ( B )
A 不是事故 B也是事故 C 僅僅是一種事件 D 是可以忽略的事件
18、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 A )
A 意外事件 B 工作疏忽 C 潛在危害 D 可能性
19、安全生產是關系到生產經營單位( B )的大事
A 全員、全面、全系統 B 全員、全層次、全過程
C 全面、全層次、全過程 D 全員、全層次、全系統
20、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按照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 C )的原則,將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工人在職業安全健康方面應做的事情和應負的責任加以明確規定的一種制度。
A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B三同時
C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安全 D五同時
21、沒有直接出現在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6項安全生產職責中的是( A )
A 組織開展本單位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
B 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C 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D 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22、單位對新職工應進行( D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危險性較大的行業和崗位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小時
A 全面、24 B 全面 48 C 三級、 24 D 三級、48
23、特種作業人員連續從事本工種 年以上的,經用人單位進行知識更新教育后,每 ( B )年復審1次。特種作業人員離開特種作業崗位達6個月以上,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A 5、3 B 10、4 C 10、5 D 5、4
24、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礦山、建筑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A )學時,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再培訓時間不少于16學時
A 48 B 24 C 16 D 8
25、“三同時”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 D )措施,是一種( )保障措施
A 安全管理、事前 B 安全管理、安全生產
C 重要保障 、安全生產 D 重要保障、事前
26、安全檢查主要從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 C )五個方面進行
A 制度 B 違章 C 事故處理 D 檔案
27、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所生產的特種勞動保護用品,必須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 C )
A 安全生產許可證 B 市場準入證
C 安全標志 D 安全標志標識
28、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管理、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由( B )負責
A 國家質量監督管理局 B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C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D 國家特種作業管理局
29、( A )負責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有關違法行為
A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B 衛生部
C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D 公安部
30、安全預評價是指在項目( B )應用安全評價的原理和方法對系統的危險性、危害性進行預測性評價。
A 建設中 B 建設前
C 竣工驗收時 D 可行性報告前
31、不屬于重大危險源評價內容的是( C )
A 辨識各類危險及其原因與機制
B 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C 對已辨識和評價的重大危險源提交安全報告
D 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
32、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從應急方針、策劃、準備、響應、恢復到預案的管理與評審改進,形成了一個( C )并持續改進的體系結構。
相對獨立 緊密聯系 有機聯系 各自獨立
33、應急演練的基本任務是檢驗、評價和( A )應急能力
A 保持 B 論證 C 協調 D 保護
34、( B )是指由應急組織的代表或關鍵崗位人員參加的,按照應急預案及其標準工作程度討論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行動的演練活動。
A 應急演練 B 桌面演練 C 功能演練 D 全面演練
35、功能演練一般在( B )舉行,并可同時開展現場演練
A 會議室 B 應急指揮中心 C 室內 D 室外
36、( D )是指針對應急預案中全部或大部分應急響應功能,檢驗、評價和保持應急組織應急運行能力的演練活動。
A 桌面演練 B 動能演練 C 現場演練 D 全面演練
37、我國事故調查處理和批復的職責由( C )履行
A 國務院 B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 C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D 公安部
38、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于( C )時,木材燃燒則停止
A 5-6% B 8-10% C 14-16% D 20-24%
39、用人單位對不適應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人,應當( B )
A 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B 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C 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D 調換一段時間
40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 D )四個階段
A準備、預防、響應和恢復 B準備、響應、恢復和預防
C準備、響應、預防和恢復 D 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
41、應急行動指導書屬于( B )
A 綜合預案 B 現場預案 C 專項預案 D 以上都不是
42、下列( B )情況不屬于特大火災
A 死亡10人以上 B 重傷10人以上
C 受災戶50戶以上 D 燒毀財物損失100萬以上
看過“煤礦安全知識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