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丙類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范文,來欣賞一下吧,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動重難點: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活動準備:
手足口病例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二、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
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觸;
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
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三、知道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
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四、開展比賽活動。
(1)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2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2、知道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知道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藏著一些可以在人群中傳播的病菌,一旦潛伏在我們身體上,我們也會成為疾病的傳播者,而且身體會很不舒服。請說說你知道的傳染病有哪些?
二、基本環節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2、看視頻:預防手足口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3
手足口病是目前正處于各類傳染病多發期,幼兒園是幼兒集中易發群體,為確保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幼兒園有必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本病的防控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文件精神為指導,建立幼兒園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開展全園防控手足口病緊急情況的處置工作,有效、切實維護幼兒生命安全和教育穩定。
二、目標任務
1、宣傳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幼及幼兒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手足口病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園蔓延。
4、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動員全園各線人員集中整治環境衛生,消除發病誘因和隱患。
5、認真落實晨午檢制度。每日進行晨午檢,一旦發現發熱、皮疹患兒,立即通知家長將孩子送往醫院診治,及時對患兒所在班級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進行徹底消毒,發現蔓延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識,提高全體教職工的防護意識,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規范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幼兒園成立預防手足口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幼兒園對該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早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現疫情,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四、具體舉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劉園長、
職責:負責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副組長:衛玲仙(副園長)、
職責:負責全園手足口病防控的統一安排部署與調度工作。
組員:衛仙利(后勤主任)、薛華燕(保健員)張淑紅(保育組長)、陳懷斌(灶房班長)、
職責:負責全園手足口病的具體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幼兒園對該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組織全園教職員工的專題培訓,向家長下發《緊急行動起來,預防手口足病》等宣傳材料,并通過幼兒園宣傳欄、家長會等途徑向家長講解了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預防措施、傳播途徑、病兒的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讓家長全面了解病理知識,家園配合做好預防工作。
3、加強晨午間檢查工作幼兒早晨和中午入園期間,做好孩子的晨午間檢查,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可疑病癥,立即勸其家長帶領孩子到正規醫院確診。實行“一天兩檢”制度,必要時對個別幼兒再增加檢查次數。每天晨午檢領導和班主任值班,協助做好家長解釋工作。
4、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幼兒園每天由老師清理好衛生后,做好玩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工作。一般教室地面、窗框、茶杯架、門把、廁所等處漂白液拭擦消毒,可下水玩具用84消毒液浸泡,茶具蒸煮消毒,對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如圖書等置于日光下暴曬,流行期間適當增加消毒次數和時間。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教室、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6、做好防范措施帶領幼兒多進行戶外活動,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抵抗能力。鼓勵幼兒多飲溫開水。教育幼兒平衡膳食營養,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細搭配,保證幼兒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7、加強幼兒個人衛生教育教育孩子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并利用圖片、故事、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培養。
8、控制集體活動盡量減少和控制班級之間串班、聯誼活動。對有患兒班級進行活動、場所限定,避免到附屬用房等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兒接觸,以減少感染機會。
9、啟動應急預案如發現患兒,迅速隔離,立即通知家長或由教師負責帶到醫院就診。
10、嚴格進行患兒管理患病幼兒至少在家休息七天,病愈返園,在班主任檢查確系正常后進入幼兒園。
11、實行日報告制度完善手足口病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實行日報告制度,“分層管理,及時落實”。教師每天了解缺席幼兒情況,發現病情及時與醫院聯系,上課教師發現可疑病情及時向領導或班主任匯報,由領導或班主任匯報學校安全員,匯總后向上級匯報。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4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為了有效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傳播,確保廣大師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大局,根據上級部門有關要求和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_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和“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意識,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安全工作無小事”原則,堅決杜絕麻痹、僥幸、松懈心理。
二、工作目標
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手足口病預防工作的積極性,堅持預防為主,加強手足口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強化預防措施的落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確保傳染病不大面積暴發,確保不出現死亡病例,努力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構建安全、衛生的和諧校園,維護社會穩定。
三、工作安排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主任
由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全校開展手足口病預防工作。
(二)加強宣傳
要立即傳達省市中心學校召開的手足口病防治緊急會議精神,使師生了解開展預防手足口病疫情的工作要求以及預防方法,明白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克服慌恐緊張心理和僥幸麻痹思想,端正心態,積極應對。要通過宣傳欄、黑板報、墻報、以及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將手足口病預防知識和預防措施及時告知學生和家長,增長兒童少年及家長的預防意識,提高他們自我防護能力和戰勝手足口病疫情的信心。
(三)認真防范
1、學校建立晨檢制度。重點檢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臨床表現。檢查時一個不遺漏,認真做到“一看、二問、三測、四訪、五記”。對缺課學生,做好統計和缺課原因追蹤記錄。
2、學校要抓好校園內環境衛生、食堂衛生和學生個人衛生,清除衛生死角,保持教室內通風換氣。
3、堅持每天消毒制度。若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衛生部門確認,立即停課隔離,并立即對教室、桌椅及物品等進行徹底消毒。
4、實行報告人制度。全校實行晨檢和報告人制度,每天下午4:中心學校報告。
四、明確責任
校長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防疫工作,是學校的主要責任人,班主任負責班級工作,是班級直接責任人。對工作松懈、措施不力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對出現疫情未及時上報和采取措施不力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責任。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5
春夏季節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根據區教育局及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為切實做好我校學生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增強學校預防與控制疾病的防范意識,提高師生的防病能力,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和各級會議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加強預防手足口病的工作領導
學校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把各項預防措施落實到人,由專人負責具體工作,分工合作,分頭行動,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二、做好晨檢檢查工作。
各班班主任老師要每天檢查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對未到校上課的學生,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情況。認真做好學生的晨檢檢查,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與身體狀況;若發現有發燒癥狀的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并帶其到醫院檢查治療。
三、加大防病的宣傳力度,深入進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識教育
1、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及宣讀學校預防手足口病預防工作方案。
2、出版一期關于預防手足口病的黑板報,發放有關預防手足口病的相關資料。
3、通過發放告家長書、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讓家長和學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發病癥狀,并配合學校做好預防工作。
四、加強學生的衛生教育,認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班有專人負責,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教室內空氣新鮮。
2、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要勤洗澡、勤洗頭,衣著整潔;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少先大隊部和學校衛生室每天派值日生進行檢查、評比。
3、學校定期進行全面大掃除,并進行必要的消毒。
五、加強疫情監測,及時排查隱患
1、領導小組要及時做好對疑似病人的篩查工作,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加強實行晨檢和零報告制度,并做好缺課情況統計和缺課原因追蹤記錄。
3、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衛生部門確診,要立即停課隔離,并在衛生部門指導下立即對教室、桌椅及所用物品等進行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