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節的來歷。
2.通過教育,讓學生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學習先烈們的愛國精神,繼承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煉就成才,報效國家。活動準備:詩歌、先烈事跡、烈士陵園的介紹。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本周的班會主題是:緬懷先烈,爭做合格中學生。再過一周,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了。你知道清明節掃墓的來歷嗎?說到清明節掃墓,我們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們。
二、主體:
1.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
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2、學習祭掃烈士墓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動程序是:全體肅立在紀念碑前演講;全體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奏樂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參觀事跡展,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注意的禮儀事項:
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跡;注意衛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3.革命先烈事跡
師:你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跡?
(1)、董存瑞(2)、劉胡蘭(3)、雷鋒(4)、邱少云等等。
談談你對革命烈士的認識。
4.詩歌朗誦《英雄贊歌》
鮮花象燦爛的火把燃燒在眼前??五星紅旗象熊熊的烈焰映紅了蒼穹??
面對莊嚴的墓碑我們心如潮涌面對先烈的英靈我們熱淚盈眶??耳邊,仿佛還震蕩著激烈的槍炮聲眼前,好像還彌漫著戰斗的濃濃硝煙??永遠不會忘記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遠不會忘記力戰頑敵,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個聲音高喊著勇往直前,戰斗不息??是你們使天空變得晴朗高遠
是你們使大地變得瑰麗斑斕是你們使陽光變得燦爛輝煌
是你們使春風變得和煦溫暖高亢的國歌在耳邊響起
鮮艷的國旗在空中飄揚聽,革命先烈鮮紅的熱血
譜寫的英雄贊歌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5、你打算今后怎樣做?
三、總結:
師:通過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學習他們,分享英雄的光榮和幸福感,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2
教學目的: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對學生進行清明節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保證清明祭祀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根據規定,清明節放假時間安排為:4月4日--4月6日,4月7日回校上課。節日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們特別提出以下幾點要求,請同學們共同遵守。
二、清明節加強安全防范:
(一)、崇尚文明祭祀:
上山掃墓祭祖倡導用植樹、獻鮮花、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逝者;上山掃墓不要有亂砍林木行為,掃墓后要帶走所有的垃圾,不要遺留廢棄物在山上,以免破壞生態環境。每年一到清明節,到處都在燒紙錢,煙灰隨風飄散,會污染環境,尤其是很多市民在路邊燒紙錢,碰上易燃物還容易引發火災,特別是有些墳墓在山上的,危險更大,燒完后處理不好,引起火燒山,損失更嚴重。如果用送花代替燒紙錢,既環保又能表達自己對先輩的懷念。告訴吸煙的家人和親朋不要將煙頭隨手亂丟,因為這樣也會引起火災。
(二)、防火安全。
每年清明節都是火災的高發期,因為人們有在墓前焚燒紙錢拜祭先人的風俗,非常容易導致意外傷害或火災等事故發生。
討論:掃墓時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做好哪些防火措施?師生共同小結:
1.請同學們參加野外活動時不要擅自帶火種(打火機、火柴等),同家長一道祭祀用火時千萬要把周圍的易燃物弄干凈,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圍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燒山,釀成大錯。
2.燃燒祭祀物品應盡量慢慢用小火,防止風大刮走燃燒的物品從而引起失火。
3.祭祀儀式結束后,不要立即離開,要仔細察看剛剛燒過的地方還有沒有火星,一定要讓火星完全熄滅后才能放心離開。
4.請所有同學回家告知家長,森林防火,人人有責,如果有誰不小心引燃了森林,誰將會負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
5.如果有森林失火,請同學們不要參加救火行動,因為你們小,無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現傷亡事故,這樣就造成了更大的損失,所以不允許小學生救火。發現失火要盡快在大人指引下遠離火場,并及時報警。火警電話是119。
(三)、交通安全。
我國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人數約10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60%以上。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車禍。其中中小學生占總人數的8%左右。這個數字向人們敲響警鐘,追根溯源,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違章違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全校師生應自覺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師生共同小結:
1.乘車時,要密切關注車況,嚴禁乘坐非法客運車輛;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后,先下后上,不要爭搶。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2.步行時,要注意來往車輛,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看報或做其他事情。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3.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4.同學們要記住,出門前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告知家長去向。
(四)、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
1、堅決不去購買路邊小吃、流動攤販的食品,不暴飲暴食,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和誘發腸道傳染病。流感高發期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
2、做好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風疹等春季傳染病的防控。平時做到三多:多喝水、多通風、多鍛煉。提高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注重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外就餐時注意飲食衛生安全,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
3、假期間應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正常作息,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假期過后,應按時到校。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班會,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2、通過英雄故事,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學生學習烈士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3、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會好好學習、熱愛生活、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二.活動準備:
向爸爸媽媽了解關于清明節的知識。
三.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1.有誰知道清明節是什么時間?指生回答。
2.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板書: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二)簡介清明節的來歷:
師: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在外的隨從介子推不惜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要封賞所有跟他流 亡在外的隨
從,而介子推拒絕封賞,帶母親隱居深山。晉文公無計可施,便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母子倆都燒死了。為了紀念這一天,晉文公下令每年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古人常把其延續到清明,漸漸兩節合二為一。
(三)講講英雄故事
(四)交流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五)、請全班讀讀清明的詩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班會效果:
通過本次班會,同學們對清明節有了較深的認識,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了要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用勤勞和智慧去開創明天,開創未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4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的了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的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2、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 使學生在歡樂的活動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減少火災難事故的發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同學們,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杜牧的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3、清明節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灑下一壺熱酒,聊表思念之情,也會在烈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對先烈的感激之情。
4、我國為清明節特別設定了假期,表示對節日的重視,不久前,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周我們將迎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它,爭取在節日里過的更有意義。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5
活動背景: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至于清明節的來歷、風俗、文化內涵等他們也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了解。
2、情感目標:通講故事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3、行為目標:通過活動能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好好學習、熱愛生活、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活動過程:
(一)、了解清明節
高云鶴: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于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稱“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祭掃烈士墓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二)、學會去愛
1、講英雄故事
2、錄象片段:解放戰爭
班主任:為新中國獻身的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嗎?
邦是小我,是小愛,他們才是大我,是大愛。
3、詩朗誦《站在烈士紀念碑前》
班主任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而這種溫情。我們還要沿著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
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 活動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