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識
9個地震自救求生方法:
1.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級別較大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遠離高壓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來不及跑時,可在堅固的家具旁蹲身抱頭,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2. 住樓房的居民,應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也可躲在內墻根、墻角、堅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
3. 地震時,如果自己被埋在廢墟里面了,要保持頭腦冷靜,先用手保護好頭部和鼻子、嘴,以免受傷害和灰土窒息呼吸道。在手能動的情況下,先用手扒掉擠壓身體的土石磚塊,增大活動空間。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壓住不能動彈,就要注意保存體力,養精蓄銳。
4. 如果被埋在廢墟里面了,要立足于自救,千萬不要大聲呼喊,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因為人堅持的時間越長,獲救的可能性越大。
5. 被困后要千方百計找水。沒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飲用;沒有尿要找濕土吮吸。要做較長時間打算,液體只作潤唇、小飲而絕不可大喝。
6. 被困后要盡快用磚塊將頭上、身上的支撐物頂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傷。
7. 被困后要尋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鐵棍、鐵片等用來挖掘廢墟。要憑眼睛和耳朵、感覺找準逃生方向:哪里可以看到光線就說明距離短;哪里可以聽到聲音就說明距離近等。
8.被埋在廢墟里面的人,只要能堅持下去,生存率還是很高的。
地震家中自救三條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抉擇。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
地震時自救小常識:
1.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5.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間接剎車。而且要緩慢行駛,地震過后,一般會有交通警察在出口處引導車輛。
7.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地震中,遠離山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海邊附近,遠離海邊并且打開收音機,一般海嘯會有警告。
8.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