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 小龍

    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適于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氛。心理不健康的人會引發各種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大學生的心理不健康原因

    1、大學生承受的壓力大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帶來了高速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城市生活節奏加快,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這種模式已經悄然滲透到校園,步入大學想輕松度日已經不可能。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里的競爭比社會上的競爭一點也不低。這首先表現在學習上。大學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大學生不僅必須對自己的所學專業,以及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他們還必須學習如何有效的支配時間,有效的學習等,這都給學生的心理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有些甚至發展成心理疾病。

    2、大學生負載的期望過高

    在中國目前的基本國情下,受教育,特別是進入大學,受高等教育的人畢竟仍占少數。因此,一旦有些人考入了大學,可以說他們就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這樣的大學生幾乎承載著整個家庭,或整個村莊人的期望。特別是那些從邊遠的農村考入大學的學生,他們承載的眾人的期望更高。大家都覺得在那樣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那么,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在大學里,以及在以后的人生發展上做得更好,而事實上大學里人才濟濟,在一個新的集體里,他們是否能象在原來的集體里一樣突出是不確定的。因為在原來的中學里,考核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主要是以學習成績來衡量的,而大學里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要遠遠復雜得多。并非原來優秀的學生到了大學就一定優秀,而且即使你考試成績很好也并不能表示你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更不能代表你能夠在方方面面都特別突出。但是當大家都意識不到這些時家長就可能給孩子過大的壓力,當學生不能表現的如家長期望的那樣時家長就會不斷的給學生壓力,有時甚至愛也成壓力,使得大學生在大學起步時就背負了過高期望,結果就有可能被這樣的期望壓垮,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們的社會對大學生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們對各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急迫,大學生是我們的用人單位的一個重要的力量來源。作為對一個企業或單位的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社會當然期望自己未來的員工都應該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來即能用,用即能干,干就干的出色。

    3、大學生心理素質差

    現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普遍較低。面對越來越大的現實壓力和精神負擔,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難都有可能成為最后一根稻草,把他們壓垮。

    從心理適應方面看,現代大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普遍都比較低。長期以來,我們的中學教育都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在運轉,在學生心理不斷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忽視了對他們的心理教育和引導,造成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狹窄,思維模式單一等問題,等到發現需要面對許多新的、陌生的知識時,或面臨新的問題時,學生們常常會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或緊張、或恐懼、或逃避,實際問題無法解決時,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

    從情緒控制方面看,大學生階段正處于人的思想情感發展和豐富的一個重要時期。大學生的情緒變化很快,而且他們很敏感,學生和生活非常容易受情緒的左右。但在大學里,學生的生活相對于中學時期,還是要獨立得多,父母、老師與學生接觸大大減少,而學生們在自己的情緒還不穩定的情況下,就突然失去了依賴,他們對自己的情緒控制比較差,而在情緒化的狀況下,無論是學習,還是做決定,都不會有好的效果。這就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本來情緒就不好,結果學習又不好,沒有效果,或者是決定干的事是錯誤的,或者是干的不好,使自己的情緒進一步低落,甚至影響到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可能會喪失自信。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他們不可能有積極的健康的心理。

    4、心理健康教育滯后

    長期以來,我們對大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抓得很緊,甚至有過分之處,但是我們對他們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卻可以說是疏于引導。原來一直進行的思想教育也由于缺乏效果而流于形式。當他們需要獨立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時,由于原本就毫無準備,必然引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一直是圍饒著高考的指揮棒而運轉的,成績的高低,能否達到重點大學得分數線等等,以分數為標準的衡量指標,使得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學生們的分數,而他們的身心是否健康發展幾乎被人遺忘。即使有人想重視,也會被“考不上大學,什么都不是!”的理由頂回來。當這些心理素質極薄弱的學生進入到大學后,隨著家人、老師對學生的控制的減弱,學生們需要自己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時,他們的心理問題就變得格外的突出了。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癥狀

    1、焦慮。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是個體對當前或預感到的挫折產生的一種緊張、憂慮、不安而兼有恐懼的消極的情緒狀態。

    2、冷漠。是個體遇到挫折后的一種防御手段。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缺乏進取精神,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終日隨波逐流,無所事事。

    3、狹隘。狹隘表現為受到委屈或遭到貶抑后,思想上產生“意結”常常為一些小意見和得失而煩惱,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萬事計較。

    4、狂妄。狂妄自大是對自己的品質和才能給予過高的估價而產生的一種需狂的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自以為是、任性逞能、目中無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等。

    5、自卑。自卑表現為完全喪失信心、膽小、信心不足。病態的表現為:怕見生人,手足無措,唯恐別人笑話自己,為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際關系冷漠。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我們必須清楚的看到,隨著高校擴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高校學生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心理上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負擔。在經濟體制轉軌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激勵大學生的進取精神,提高他們學習、工作的積極性,但市場經濟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上的不良思想將會乘虛而入,如果他們忽視學習和道德修養,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素質和人格的培養。為此,高校必須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要不斷優化教育工作隊伍,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在高校擴招,學生增加的情況下,及時配備、補充管理隊伍,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

    3、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調研工作

    開展心理教育的前提是為了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

    4、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種教學之中

    通過各種教學進行心理素質及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5、有效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

    6、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最主要場所,學校應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寬松的心理氛圍。

    總之,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教育、醫學等多學科人員的合作,形成綜合研究,綜合服務的力量,讓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成為二十一世紀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

    34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任你躁国语自产一区在|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另类免费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