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計生宣傳活動方案
社區是以一定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群體,在社區中,時常會根據一系列方案來展開相關的活動。而方案不僅需要大量的理論分析,還需要結合項目實施地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社區計生宣傳活動方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社區計生宣傳活動方案篇1
在2020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們服務部安排這次送溫暖——包餃子活動,旨在加強和社區被家庭收養小朋友的溝通,和他們建立更深厚的感情,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對新的一年有更多的憧憬,也為了感謝收養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們的照顧和他們對我們服務工作的一貫支持。
一、活動名稱
牽手社區,共度佳節。
二、活動目的
拉近我們與社區的關系,在新年來臨之際給社區孩子帶去問候,讓他們感受來自我們真心的關愛。
三、活動時間
2020年x月x日上午9:00——13:00。
四、活動地點
各個收養家庭,考慮小孩人數和其他的條件,主要是在收養十個小孩的家里。
五、活動經費預算
社里參加人數:x餃子:x元∕人孩子:x餃子:x元∕人襪子:x雙x元其他:x元總計:x元
五、前期準備
活動前和家長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x月x日,安排人員到市場采購餃子皮、餃子餡、襪子等其他物品。準備好照相機等。活動前進行動員,讓大家了解活動的過程,做好相應安排。
六、活動流程
1.1月1日上午9點左右到達,和家長溝通好后,開始作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包括人員安排和具體的分工。
2.x點左右開始包餃子,x個人分別負責x個小孩,教他們包餃子,x個同學負責收集餃子,x個人負責衛生,剩余的人分派到其他各家陪小孩玩,同家長聊天,了解孩子們最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情況。
3.x點半左右,開始煮餃子,由x個人負責,其他人陪孩子們玩,教他們唱歌,給他們表演節目等。
4.餃子煮好后,安排x個人左右分別送到其他家庭,并陪孩子們吃,邊吃邊玩
5.收拾整理,打掃衛生。
6.下午x點左右,活動完成,帶隊回學校
七、其他
由于有些小孩不能吃東西,所以把餃子改送為其他東西,比如說襪子等保暖衣物。
八、活動總結
每個人員寫一點活動感受和對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指出活動中的不足,吸取經驗,整理活動中的各個材料,對活動進行總結
一直以來我們和他們的關系僅僅只是表面的嬉戲玩鬧,沒有更深一層的接觸,所以想通過這樣更融洽親近的方式來多了解他們一下,也讓他們更加信任我們,同時傳遞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因為是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活動,可能會有很多漏洞和考慮不周的地方,但是從意義和活動形式上來說,是很有可行性的一個活動。
社區計生宣傳活動方案篇2
一、活動主題:鼓舞飛揚音樂無處不在
二、活動時間:20年12月30日晚7:00至9:30
三、活動地點:廣場
四、主辦單位:社區辦事處
五、活動形式:以音樂為主題,以舞蹈為媒介,包括
1.以外請的隊表演經典金曲及應景的英文歌曲為主線;
2.穿插火熱街舞;
3.突出‘殘酷一叮‘游戲:發動業主事先自報節目,節目可包括:唱歌、樂器表演、舞蹈或其他。在限定時間(一分鐘內)未被叮走的,可獲得大禮品一份。至于被叮走的可獲得小丑送上小禮品一份。
4.加入互動的游戲:超級無敵估歌仔,大小同慶(踩報紙游戲)
超級無敵估歌仔:請上兩組人(每組五人),分站在舞臺兩邊,放音樂猜歌名,組員之間可以互相商量,猜到的跑到擴音器前講出歌名,以一組估出最多者為勝。
大小同慶:請上三組人,每組三人。首先是三人同時站在一張同開的報紙上,通過者,進入下一關。三個人同時站在1/2報紙上,通過者再下一關,三個人同時站在1/4報紙上……堅持到最后者為贏,長度為8分鐘。
5.結束時圣誕老人在臺下與小朋友玩游戲(蜈蚣步、超級無敵估歌仔、撥河)送小禮品,肯德基“奇奇”出場與小朋友玩耍。
六、活動對象:x居所有業主
七、工作任務分配:
1、晚會前期籌備工作及各項工作組負責人:x、x、x、
2、晚會當晚現場準備工作及各項工作負責人:x、、x、x
社區計生宣傳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緣起
報告中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理念,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共鳴和積極響應。國家之美離不開生態文明的自然之美,更離不開社會和諧的人文之美。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社區作為社會的構成單元其功能和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作為整個社會的微觀映射,社區文明則社會文明,社區和諧則社會和諧。值我市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之際,為進一步發揮社區建設在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基礎作用,現策劃推出“連云港首屆社區文化節”系列活動。活動為期兩個月,由“家庭廚藝大賽”、“廣場舞大賽”、“社區文化高端論壇”、“首屆社區節頒獎典禮暨匯報演出”四個系列活動組成,5月底在廣電總臺演播大廳舉行頒獎典禮,由市文明辦為獲獎選手和社區頒獎授牌。
“民以食為天”,社區中蘊藏著眾多廚藝高手,家庭廚藝大賽是本屆社區節的開篇大戲。本次大賽以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為內容,以家庭廚藝比拼為形式,社區居民走出家門,以廚會友、以食為樂,進一步豐富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社會大家庭。
二.活動優勢
1.緊扣時代主題,著眼百姓餐桌,激發廣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參與意識,齊心協力讓城市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
2.活動走向基層、貼近群眾,覆蓋面大,影響積極、廣泛,將成為城市文明創建的重要抓手;
3.廣電媒體資源整合、強勢推廣,助力品牌形象提升及終端拉動。
三.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市文明辦、市廣播電視臺
協辦單位:市餐飲家協會、市勞動局廚師培訓中心
承辦單位:市廣播電視臺城市公共頻道
四.活動周期
1.3月25日——4月1日活動宣傳推廣期;
2.4月2日——15日各大社區分賽場初賽;
3.4月20日上午市區大型超市選購原材料、下午某酒店大堂舉行廚藝大賽決賽;
4.5月下旬在廣電總臺演播大廳舉行社區文化節閉幕式頒獎典禮暨匯報演出,為社區節各系列活動的獲獎選手及社區頒獎授牌。
五.活動詳解
1.初賽:以家庭為單位,在社區廣場現場制作自家的私房菜,邀請特級廚師、社區居民等現場品嘗評判,特色鮮明、色香味俱佳者獲勝,晉級決賽。分賽場分別設在新浦區3個社區、海州區1個社區、連云區1個社區。社區負責場地、音響、人氣氛圍營造,灶具由贊助商提供,原材料菜品由居民自備。每個分賽場確保5—8個參賽家庭。
2.決賽:晉級家庭在指定超市購買原料后,在市區某飯店大堂進行集中比賽。
比賽流程為:
A.領導致開幕辭并宣布比賽開始。
B.主持人介紹蒞臨嘉賓、評委、各個代表隊。
C.比賽菜肴開始制作,時間規定在60分鐘內。
D.選手在60分鐘內完成菜肴,同時介紹菜名、原料、制作工序、特色及寓意,以及回答評委現場提出的相關營養知識問答。
E.評審團現場亮分,公布獲獎情況。
考評內容:原材料采購及初加工;制作工序、刀工及介紹;在平常活動中的成本核算能力;在烹飪過程中限度地發揮地方菜肴的色、香、味、創新及食用價值;各個家庭的團隊協作能力。
3.參賽須知:
A.參賽隊員所用材料自行購買,購買時間開賽當天,地點為同一家大型超市內
B.每支參賽隊伍先由主辦方發放100元菜金。
C.隊員確定后(2——3人)不允許更改和增刪。不允許請外援,否則按零分處理。
D.各社區代表隊隊長要加強對本隊參賽選手的組織、紀律、安全管理,嚴格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和順序組織選手參賽,以確保良好的競賽秩序。
E.參賽選手應按時報到,比賽開始前15分鐘未報到者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F.比賽灶具和常規用品由主辦方提供。
G.注意安全、愛護公物(如有損壞照價賠償)。
H.領隊、選手要尊重評委,服從評委的評定,評判標準按照制定出的評分標準執行。如對評判有疑問者由領隊向大賽紀檢組據實反映,不得當場質問評委。如有重大爭議,提交大賽總評委集體研究裁決。
I.不準使用他人原料(物品)及半成品。
J.比賽過程中,一切操作過程需在現場進行,不得提前準備;若有特殊情況,需事先向組委會申請,經同意后方可進行;無關人員不得參與,否則將視為作弊,取消參賽資格。
K.比賽時間為每組一個小時,操作超出時間的成績無效。
L.比賽結束后搞好現場清理工作。
4.獎項獎品:
A.冠軍1名,獲1500元現金或等值獎品并授予“首屆社區節家庭廚藝大賽--民間食神”稱號;
B.亞軍2名,各獲1000元現金或等值獎品;
C.季軍3名,分獲500元現金或等值獎品;
D.特別獎3名:“省錢智多星”1名,獎金500元;“拍檔獎”1名,獎金500元;“創意獎”1名,獎金500元;
E.社區團體獎3名,視各社區代表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精神風貌、組織規范,并參照各社區參加決賽的選手總得分高低,評出社區團體金銀銅獎。金獎2000元,銀獎1000元,銅獎500元,并由市文明辦授牌。
5.報名方式:全市社區居民均可報名,以家庭為參賽單位。在本社區或城市公共頻道《社區發言人》欄目組報名。報名熱線:85469110.
六.媒體推廣
1.宣傳單位:連云港電視城市公共頻道、交通頻率、經濟頻率、連云港廣播電視報、蒼梧人家社區報、連云港傳媒網等全媒體、廣場、社區、商超戶外大屏宣傳。
2.報道形式:比賽花絮、探秘、初賽階段和決賽階段現場情況在城市公共頻道《社區發言人》欄目全程錄制、精編后播出;《在你身邊》、《新聞七日談》欄目跟蹤報道賽況進程,其他媒體報道決賽賽況。
七.活動招商
1.活動總冠名費:20萬元(用于活動開支,包括活動場地租借、背景噴繪、音響、購菜基金、灶具廚具調味品、獎品獎金、評委嘉賓邀請、電視制作成本、宣傳推介費用等)
2.分項招商:場地提供、獎品提供、廚灶具提供等。
3.贊助商回報:帶有贊助企業標識的大賽宣傳片提前一周在城市公共頻道黃金時間持續滾動播出;初賽、決賽現場主持人反復提及贊助商名稱及廚師評委來自哪家飯店;活動現場懸掛贊助商條幅,產品進駐社區展位宣傳,贊助產品上附企業標識;《社區發言人》欄目中插播企業硬廣告,角標、滾屏字幕宣傳;《社區發言人》社區留言板版塊播出企業活動或商品預告;飯店菜品制作過程專題展示推介等。
連云港廣播電視總臺城市公共頻道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