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
端午節之所以成為傳統,是因為它內在的風韻需要大家去品味,它深入的文化需要大家去傳承。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1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美術活動,對畫龍舟感興趣。
2.知道劃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3.用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波浪線螺旋線和弧線裝飾龍舟。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看過龍舟的形象。
2.物質材料準備:龍舟的各種形象圖片、油畫棒、勾線筆、彩色紙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龍舟的形象圖片,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征,討論龍舟的畫法。
(1)觀察龍舟的外形,并嘗試表現。
教師:龍舟是什么樣子的(像大月牙形)?請你用手指畫一畫。
(2)重點討論龍舟上刻畫的圖案的畫法。
教師:龍舟上刻畫的圖案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樣才能畫出美麗的感覺?
(3)經過討論后,教師示范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了,可以用很多線來表示。現在請你們來試一試,怎樣畫龍舟比較好呢?
2.請幼兒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
(1)請幼兒用白紙上先畫出龍舟的基本形。
教師:小朋友們來看一看,這幅畫上有水,龍舟都去哪里了呢?請你們把龍舟畫出來吧。
(2)請幼兒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上刻的精美的線條圖案。提醒幼兒,線條可以豐富些并略有疏密變化。
教師:畫的線可以是各種樣子的,有的地方可以多畫些,有的地方可以少畫些,這樣會更好看的。
(3)請畫好龍舟的幼兒,可以在四周添畫些其他的東西,如,天空的小鳥等等。
教師:畫好小鳥的小朋友,可以想想龍舟上面還會有什么,再添畫些其他的東西。
3.展示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4.延伸活動:
親子游戲:吃粽子。
游戲規則:將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幼兒平均分成兩組(A組和B組)。每一次游戲請A組兩位家長和兩位幼兒參賽。游戲開始前,A組兩位幼兒站在左邊,B組幼兒站在右邊,兩組幼兒面對面站好。參賽家長(A組和B組各一人)腰上綁著彈簧繩。教師發令后,所有參賽家長努力向自己一組的幼兒方向前進,吃本組幼兒手上的粽子。兩個粽子先吃完粽子的一組獲勝。
游戲提醒:游戲可以多進行幾輪,最終贏的次數多的一組獲勝。老師在安排參賽人員的時候要確保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其中。提醒幼兒不要超過地上畫的線。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2
一、指導思想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為: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了解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人們為什么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鏈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行端午詩歌朗誦比賽。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安排
活動一: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搜集有關詩篇,先在本班進行詩歌朗誦會,然后選派一名代表參加學校的賽詩會。
比賽時間:6月16日下午第二、三節課比賽地點:多媒體教室獎項設置:
低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1名 三等獎2名中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2名高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活動二: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在臨近端午節期間,各班主任布置學生在家與媽媽共同包粽子,并寫一篇日記,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3
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提升賣場人氣,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感謝廣大消費者對新世紀的支持與厚愛,特別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以及國際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真誠回報消費者,讓消費者參與游戲互動,讓消費者在購物休閑之中感受娛樂。
比賽時間:
5月27日上午10:30——11:00一場
下午3:30——4:00一場
晚7:30——8:00一場
由于參賽報名者較多,除以上規定時間段外,視具體情況而加時比賽。
比賽內容:
所有參加比賽人員每20人一組,限時5分鐘,計時開始。包多少就送多少,同時產生一等獎2名,贈送品牌粽子一袋思念牌、
粽葉、糯米以及相應器具均由新世紀購物廣場提供。在比賽過程中須用勺盛取糯米,不得用手抓取,每個粽子只準放一個紅棗,包好后必須用紅線捆扎,放于規定方板之上。
本次比賽,以速度、數量、勻稱、美觀為勝。若有粽子露餡、質量不合格或缺少工序而與要求不符,或在比賽過程中因匆忙而掉在地上的粽子均不計入最后成績,不作為贈品贈送,并同時從比賽成績中扣除。
報名參賽人員于5月31日按所劃時間段準時報道,按報名先后點名參賽,點名未到者將取消其比賽資格,每20人一組,點名每組不足20名,可依次順延上調,湊齊20名。
賽場設置:
新世紀購物廣場北門門前。
賽場要求:
1、出示前期報名購物小票已簽字,嚴格按規則參賽。
2、必須洗手后方可參加比賽。
3、為保證賽場秩序,請聽從裁判的統一協調指揮。
本次活動由新世紀購物廣場主辦,最終解釋權歸新世紀購物廣場所有
細節準備
1、案板一張;1、2×4、8米、
2、白色噴繪布一塊;鋪設案板、
3、桌椅各二張;裁判和助理收取購物小票、
4、塑料盆20個;用于盛粽葉、
5、所料小桶10;用于盛糯米、
6、小勺20個;
7、紅線軸20個;用于捆綁粽子、
8、粽葉約20斤;煮熟、
9、糯米約100斤;約每人5兩計算,泡好后用。
10、小紅棗約20斤。每個粽子只準放一個紅棗、
11、小喇叭一個;解說詳細活動規則及點名用、
12、品牌粽子23包;分發一等獎獲得者、
13、凈手毛巾2條。放于北門水龍頭處,必須洗手后參賽。
14、秒表一塊;計時用、
15、橫幅一條;慶端午新世紀購物廣場包粽子比賽、
16、禮儀小姐10名;負責道具的調整、監督和方便袋的發放、
17、小方便袋200個;參賽選手所得粽子的包盛、
18、制作一等獎領獎卡23張;持卡到服務臺領取獎品、
19、保安2名;負責秩序與通道暢通、
20、小彩旗劃定比賽區域。
21、拍照新聞發布。
22、電視臺攝影。
各道具準備于5月28日上午9:30前全部完成到位。
費用預算:
小紅棗約20斤:計66元。粽葉約20斤:計28元。
糯米約100斤:計200元。毛巾2條:計6元。
品牌粽子23包獎品、:計156.4元。
合計456.4元。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4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等風俗、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3、通過手工制作感受端午節的氣氛,萌發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興趣、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
1、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2、通過PPT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的風俗、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活動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來歷,賽龍舟、艾草、粽子、掛香包圖片,艾條等;
2、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圖片;
3、手工材料紙杯子,五色彩線,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這是什么節日?誰來告訴老師一下這個節日里我們都要做什么?
3、師:知道了前面那些圖片是描述春節的、那我們現在再看一下這幾張圖片,圖中有什么?是什么節日?
二、基本部分、
1、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一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2、師:好,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端午節的來歷》來進一步了解下端午節、
3、師:看了短片以后誰來告訴老師一下端午節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4、師:端午節吃粽子,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5、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很少見的、
6、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視頻來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7、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呀!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會有很多蚊蟲,點燃的艾草有這樣一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趕走蟲子、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樣子、(圖片)
8、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一起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誰來給老師說一下我們當地是怎么過端午的都有什么風俗習慣?(插柳條,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
9、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了嗎?它是為了紀念誰的節日?
三、手工制作、
1、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手工,制作一個漂亮的荷包送給我們的爺爺奶奶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師:好,荷包做好了,我們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說了這么多小朋友們再來說一下端午節師幾月幾日,是紀念誰的節日?
四、聽老師講故事、
師:講了好,最后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鱔、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
(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關于端午節活動方案簡短相關文章:
★ 活動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