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

    | 新華

    制定方案可以幫助明確工作的具體目標,從而更好地進行工作計劃和安排。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方便大家學習。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可見,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三、活動主題: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時間:

    5月26日——6月5日

    五、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一)、具體實施階段(5月26日——6月5日)

    1、由大隊委干

    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5月26日,大隊部負責)

    2、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6月1日前,大隊部負責)

    3、學校德育處利用校班會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5月26日)。通過講座,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以此和諧親子關系,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德育處負責)

    4、一——五年級童謠征集活動。(每班5篇)(6月1日之前完成,德育處負責)

    5、三——五年級"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制作比賽。

    6、端午軟筆書法比賽。(美術組負責,6月1日之前完成。)

    (二)、總結展示階段(6月6日)

    1、環境布置:

    童謠(征集:黃丹鳳6月1日前)(裝飾、編號:朱紅萍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書法(征集:黃丹鳳6月1日前)裝飾:朱紅萍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賽龍舟彩泥展(朱紅萍)

    評選(選票印刷、分發、投票箱、后期統計:毛艷艷)

    選票(你最喜歡的10首童謠)

    2、小舞臺:紀念屈原以及經典詩文朗誦會(黃丹鳳、沈莉、毛艷艷)

    準備工作:舞臺(后勤組)

    主持(學生)

    音響(顧志榮、陸忠達等)

    節目單:

    (1)校園集體舞(毛艷艷)

    (2)一3《論語》(陳娟)

    (3)一5《論語》(張紅艷)

    (4)五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史秀琴)

    (5)二3《弟子規》(施玉美)

    (6)二5《弟子規》(劉玲)

    (7)三2《論語》(張嵐)

    (8)三5《論語》(黃屹梅)

    (9)四3《端午組詩》(吳娟)

    (10)學校詩朗誦(沈莉)

    (11)表演舞(毛艷艷)

    3、端午傳統游戲活動

    高年級組(施健康負責)(西大操場)

    (1)賽龍舟。(三——五年級)(每班5男5女)

    (2)抬轎子。(三——五年級)(每班15人)

    準備工作: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游戲規則(施健康6月1日前)

    場地(施健康、倪懷東、徐磊)

    低年級組(楊軍負責)(東大操場)

    (1)賽龍舟(一——二年級)(每班6男4女接力賽)

    (2)抗震救災鉆山洞(一——二年級)(每班30人接力賽)

    準備工作: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游戲規則(楊軍6月1日前)

    場地(楊軍、張衛東、陳瑜)

    4、區域活動

    (1)包粽子比賽。(四、五年級,每班3名)(邱新生)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蘆葉、碎紙(邱新生6月1日前)

    (2)編制"長命縷"比賽(三——五年級每班3名)(施煒、周欣)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絲帶(黃丹鳳6月1日前)

    (3)畫(剪)艾虎比賽。(四、五年級每班3名)(美術組,朱紅萍)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小樣(朱紅萍6月1日前)

    5、班級活動

    品粽子。(全校人人一個)(班主任)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39;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的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三、活動主題: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時間:

    20__年6月

    五、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1、升旗儀式

    由教師代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負責)

    2、以中隊或年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端午節”活動(6月9日-6月11日)

    包粽子、編制蛋袋或五彩繩、制作艾草香囊、民俗民風知識講解活動等。(各中隊拍點活動照片,各班1-2張,級部主任收齊后6月11日放學前發送給__老師。)

    3、端午節假期活動

    1-6年級在假期積極參與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非遺集市等傳統民俗體驗活動。

    活動線索提供:

    (1)“我們的節日·端午”__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展銷暨__區第二屆非遺購物節20__。6。12日9:00-16:30__大舞臺

    (2)小記者,小記者可參加相應報社推出的端午節活動。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4

    活動名稱:

    快樂端午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楚國亡了,屈原心里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3)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4)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5)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活動延伸: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5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請家長給孩子帶粽子、鴨蛋、香囊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們吃過粽子嗎?”“咱們一起來分享吧。”

    讓孩子學會分享,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5、五彩線分享活動。

    端午節給孩子們戴五彩線和香囊,感受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一起觀看端午節的來由的故事。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6

    活動目的: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20__多年前遺留下來的習俗:掛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佩香囊,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這個節日所蘊含的民族情懷。并且國家對節假日的調整是對這些民俗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有效方式。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了解吳越地區悠久的傳統文化,以我們大學生的責任和行動來加入和支持保衛中國文化遺產的戰役。

    活動號召:屈原的傳說,爭舸的龍舟、帶著藥味的香囊,這些東西在記憶力已經埋沒很久了唯有端午節吃粽子這一風俗,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津津有味。現在端午節留給我們的除了粽子之外,也許最實際的就是那3天的節假日。所以我們想請大家一起動手做一個能帶來好運的香囊。

    活動內容:

    1、現場制作香囊

    2、現場進行文化知識的問答。

    3、了解雄黃酒

    4、現場問卷調查——端午節文化知多少

    5、小小心理測試——你是哪種粽子

    活動形式:

    時間上暫定

    場地:學校食堂側門邊

    1、制作香囊

    民俗學家陳連山撰寫的《話說端午》里提到:端午節的核心是驅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同學們自己剪剪縫縫做出的簡單的具有各種形狀的香囊比起市場上的就很有意義,既可以送給老師同學表達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學學古人的手藝。自己動手DIY禮物特別有意義。然后選出比較優秀的作品給與獎勵。

    材料:藥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松、丁香公、沈香、艾葉、佩蘭、薄荷等)、干花、稻谷殼、絲綿、五彩繩、針、線、剪刀、鉛華紙布料

    分配: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給與指導和幫助。為了給大家創作靈感,我們會展出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香囊和吳越研究會會員自己做的香囊。

    注意點:針線要注意妥善保管

    2、現場知識問答

    用回答問題的形式,增加大家對端午節文化的了解。

    操作:現場兩名工作人員。同學們先抽取幾道問題,答對的有小小的禮品

    3、了解雄黃酒

    其實雄黃酒的概念我們大多數只出現在白蛇傳里,白素貞喝了一點就現形了,所以可以給同學們一個小小的體驗。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后經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飲用后會中毒。所以分給同學們雄黃酒,可噴在床下、墻邊等角落,以避毒蟲。至于喝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4、現場問卷

    有人說,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現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們的主題都是吃:元宵吃湯圓,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質生活豐裕后,吃不再那么重要,節日因此變淡。

    這當然是誤解,以端午節而言,其精神內涵遠不只是吃。端午一直是民間防疫祛病、避瘟驅邪、祈求健康的節日,寄寓了人們平安和順的美好心愿。所以想借此了解一下我校同學對端午節的認識。(調查表附后)

    5、小小心理測試——你是哪種粽子

    給同學們一個的娛樂游戲,放松心情。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習來回有順序地涂色。

    2、有參加涂色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三冊P7、)

    2、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察玩具。

    教師出示多種玩具,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個玩具?它是什么顏色的?

    二、討論如何涂色。

    1、出示畫紙,提問:這些玩具漂亮嗎?你們愿意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嗎?

    2、請幼兒示范涂色的方法。

    示范幼兒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有順序地來回涂色,直至將玩具圖案涂滿顏色,其他幼兒仔細觀察。

    3、教師小結。

    三、幼兒涂色

    幼兒涂色時,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把一塊塊積木涂滿顏色,盡量不涂出輪廓線外。

    四、展示幼兒作品,相互說說涂了什么顏色的積木,相互觀賞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8

    一、設計思考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小班主要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一)小班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主要涉及領域:社會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領域:科學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指導語:粽子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有什么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主要涉及領域:藝術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指導語: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指導語:怎么做綠豆糕?(根據討論情況,請個別幼兒示范綠豆糕的制作方法。)(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手工紙······

    活動過程:

    一、端午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楚國亡了,屈原心里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汨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3)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4)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5)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三、學習兒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五、制作粽子

    1、取出三張手工紙,根據老師的教學方法進行折疊或拼插;

    2、制作過程中教師在一旁指導教學幫助:

    3、展示成果,集體留念展示!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10

    主要涉及領域:

    綜合

    1、通過知識競賽、趣味游戲、品嘗美食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端午節的相關經驗。

    2、在“大帶小”活動中,增進關心弟弟、妹妹的情感,體驗與弟弟、妹妹共度節日的快樂。

    1師幼共同搜集端午節的資料并布置環境。

    2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3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4端午美食。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2、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3、才藝展示及游藝競賽活動。

    (1)情境表演:《端午節的傳說》。

    (2)以新編小組為單位開展知識競答:

    ①端午還有哪些名稱?

    ②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③為什么在端午節要吃粽子?為了紀念誰?

    ④端午節掛“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節吃“五黃”,是哪“五黃”?

    ⑥端午節,人們為什么給小孩子帶五色香囊?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如:包紙粽子比賽、拼龍舟競賽等)。

    (4)幼兒才藝表演活動。

    4、“大帶小”端午美食品嘗活動。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11

    活動名稱:

    快樂端午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楚國亡了,屈原心里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特別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3)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4)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5)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活動延伸:

    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端午小班段活動方案篇12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過的傳統節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的經驗,體驗端午節的民俗氛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大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1224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女主播|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日本一区午夜爱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一区 二区 三区 中文字幕|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