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
制定方案的好處有很多,例如可以明確目標、提高經濟效益、控制工作、防止問題發生、提供多種方案供領導決策等。如何撰寫優秀的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這里分享一些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1
十月是我校的孝德文化月,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孝德文化教育,我校在重陽節當天開展了以“九九重陽?敬老愛老”的主題班會,同時號召全體學生在回家之后為家里的.長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敬老愛老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班會活動中,同學們表現積極,有朗誦重陽節詩詞的,有齊聲誦讀的,有從了解重陽節來歷開始的,有各自就重陽節的習俗暢所欲言的,不論形式如何,都表達了同學們敬老愛老的熱情,也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份熱情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不僅僅在重陽節這一天,而是在生活中處處踐行敬老愛老助老互老。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2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2、懂得尊老愛老是一種美德,并努力做一個尊老愛老的好學生。
活動準備:
1、關于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孩子初步了解有關重陽節的有關民俗。
活動過程:
一、老師開始語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每年的9月9日是重陽節,民間也常在該日舉行一些祭祖與敬老活動。20_年,我國法律明文規定將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年節”。這節班會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重陽節以及尊老、敬老的傳統。
二、老師講解重陽節的來歷,通過故事《重陽節由來的傳說》,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了解和認識。
三、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人們有豐富的活動,詢問學生知道哪些重陽節的習俗,如登山、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然后老師詳細講解重陽節的習俗及演變。
四、讓學生分組讀、齊讀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加深對重陽節習俗的理解。
五、老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講解重陽節蘊含的尊老敬老的意義,播放相關圖片、視頻,讓學生分組討論圖片和視頻中哪些人的做法是對的,哪些人的做法是錯的,并讓學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
六、全班齊讀尊老敬老的名言,加強學生尊老敬老的意識。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3
活動目的:
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幼兒自備自己制作的.小禮物,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活動過程: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為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準備什么?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準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說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3、啟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了解老人的生活。
4、舉辦聯歡會。
①、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②、組織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③、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歌舞。
5、繪畫活動:我為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布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6、活動延伸:
①、鼓勵幼兒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②、請幼兒和家長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游等,滿足老人的心愿。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4
1、培養學生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
3、祝賀老師的節日,表達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之情活動準備:詩歌、卡片、標語、音樂等。
活動過程:
甲:九月的天空分外明媚,
乙:又是天高云淡的秋季。
甲:教師節帶著秋的神韻向我們走來,
乙:園丁――是對老師崇高的稱號。看那枝頭綻放的鮮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澆。祝福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合:老師,您每天都教育著我們這些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在您辛勤的培養下,終于學會了成長。本次班隊主題活動“感謝師恩”現在開始!
甲:同學們是多么熱愛老師,他們為敬愛的老師準備了許多美妙的節目。下面,有請班長崔思敏為我們朗誦一首《師恩》!
1、《師恩》
2、《感激老師》。
甲:師恩不能忘記,是老師讓我們成材!
乙: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3、小品:《師生之間》(吳雪東、鄧祺、孫素琴)
甲: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乙: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請繆苗向老師獻上她親手寫的毛筆字。
甲:雖然這只是一手普通的毛筆字,但是它卻蘊涵著同學對老師的美好祝愿、感激與承諾。
4、學生承諾
同學對老師作出承諾,這個承諾有我們所有人作證,既然作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履行。
甲: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
乙:有一道彩虹,不出現在雨后,也不出現在天空,它常出現在我心中,鞭策著我堂堂正正地做人――時刻關懷著我的老師!
甲:而我們敬愛的老師,正坐在臺下。有請同學們踴躍的說出老師光榮的稱號。
5、老師的光榮稱號
甲:當你疲軟的雙腿跨在成功與失敗的門檻;當你淡淡的足跡踏過無人問津的驛站;
乙:您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風景;當你滴血的心開始陷入迷惘的深淵……
甲:你的眼睛在期盼什么?你的心泉在怎樣地涌動?你又是怎樣地尋找瑰麗的風景,聆聽曠野的足音?
乙:此時,你多么希望有人扶一把,鼓勵一下,但是我們卻無能為力,反而還給您增添麻煩,在這里我們真的很抱歉。
甲:沒錯,您的苦都往下咽,從不傾吐。
合:老師,謝謝您!我們真誠地祝愿您,祝愿您幸福、平安!
6、合唱《祝你平安》。
7、班主任老師講話。
(班主任講話:同學們,今天老師也有一些心里話想對大家說,剛才看了大家的表演、聽了同學的發言,我非常感動。但是有誰知道老師真正想要的禮物是什么?老師不要你們感激的話語,也不要你們的東西,老師要的是你們每天都能認真地學習,這才是老師最想要的禮物,也是最珍貴的禮物。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能以自己的行動,回報用心、用愛教育你們的這些辛勤工作的老師們。)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5
活動目標:
1、在談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主動進行交談,了解教師的意義。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反映出簡單情節,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做記者證、紅色的紙、水彩筆。
經驗準備:布置“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認識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參觀“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使幼兒初步了解幼兒園各工作人員的&39;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激發幼兒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二、中間部分
(一)幼兒自由結伴參觀。
1、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響亮的聲音相互介紹自己熟悉的老師。
2、教師用語參考: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照片上是誰?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你認識的老師,她姓什么?她是怎樣工作的呢?她對小朋友的態度怎樣?
(二)師生互相介紹老師。教師提供紙筆等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繪畫出簡單情節,從而了解教師節的意義。
(三)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繪畫出和老師在一起的各種簡單情節,體驗老師的辛苦。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老師工作很辛苦,現在請大家把老師的辛苦畫出來,并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來尊敬熱愛老師呢?
(四)展示并講述繪畫內容。
三、結束部分
按照畫上的內容,給老師一個擁抱、制作一朵小花等等。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車輛的基本功用,感受車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能積極參與車子用處的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3、樂意與同伴一起玩自己帶來的玩具車,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出租車、公共汽車、鏟車、水泥攪拌車、翻斗車、摩托車、小轎車、自行車的圖片;家長為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帶幼兒上街觀察各種各樣的車子。
2、教學cd《各種各樣的車子》。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你平常是怎么上幼兒園的?如果乘車的話一般乘什么車?
幼兒自由交流和分享。
幼兒集體交流,教師適時歸納和小結,并引導幼兒討論乘車的注意事項(分出租車、公共汽車、自行車、摩托車、小轎車進行討論)。
2、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各種各樣的車子》,幫助幼兒了解不同車輛的不同功用。
提問:故事中的小朋友上街看見了什么車子?它們分別有什么用?你還知道哪些不一樣的車子?它又有什么用呢?
幼兒自由交流并討論。
個別幼兒在集體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子,它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幫了人們很多忙。我們要愛護車子,還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機動車道上奔跑玩耍。
3、幼兒游戲:好玩的車子。
——教師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車子并和幼兒同伴一起玩耍。
活動提示
1、車子是幼兒特別是城市幼兒常見的,但他們對車子的功能未必關注和了解。該活動可以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使幼兒了解不同車輛的不同功用,從而懂得愛護車子,注意安全。
2、活動的著眼點在于幫助幼兒了解車子的功用以及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對結構外形等科學方面的知識不必過多講述。
3、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路上的車子,請孩子說說馬路上有些什么車?它們分別有什么用。在帶孩子上街觀察車子的同時可以順便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7
一、活動主題
我愛我師,我愛我校。
二、活動目的
在第x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在校園中營造節日氣氛,讓每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師、尊重教師,并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敬意,體驗到尊敬老師的愉悅感受。
三、活動內容
1、征集教師節祝福語。必須是出自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杜絕網上下載。每班征集x條,于x月x日前上交__活動包。
2、請各班出一期有關教師節的黑板報,用同學們獨特的創意,豐富的想象,炫麗的色彩,生動的內容,展現各班的慶祝特色,渲染節日氣氛。
3、“我最想對老師說的一句話”活動:說出你內心最想對老師說的話,還可以制作成“心心卡”親自送給老師,讓彼此的心靈不再遙遠。
4、你和老師之間肯定發生過許多難忘的事情,希望你拿出手中的筆,記錄下你們和老師的故事,讓大家和你一起分享你們同老師之間的歡樂和小秘密。
5、開展主題隊會,認真思考“什么才是送給老師的最好教師節禮物”、“如何回報老師的培育之恩”。通過主題團、隊活動,體會老師辛勤的汗水和殷切的期望,學會感恩和回報,并把尊師的意識根植于平時的一言一行中。
6、以班為單位開展“我當一日老師”主題活動,同時邀請本班老師觀摩、指導并做出點評,增進老師和學生的相互理解。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8
活動目的:
以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以小隊形式開展活動,更深的了解老師的了解,從而自覺地把尊敬老師落實在行動上,從而使學生的道德水準提升到新的高度。
活動形式:
以學生干部組織活動為主,進行自主性教育、現身說法和自我教育。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小組討論、辯論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尊師、敬師、愛師。
環境設置: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課件,學生分小組圍坐。
活動過程
1、課前準備:
(1)以小隊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尊敬老師的好故事。
(2)從平時生活中觀察老師是如何關心和照顧學生的,我們該如何尊重老師,以小隊為單位寫一份調查報道。
(3)邀請任課老師參加
2、活動過程:
(1)說說你對咱們的老師了解多少
(2)詩歌朗誦
(3)任課老師表演節目
(4)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5)贈送小禮物
(用自己制作的小禮物傳達對老師情誼))
(6)合唱歌曲
3:活動效果
通過班會,讓同學們對任課老師有了新的認識,相信通過和老師做游戲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特別是同學們用自己制作的小禮物來表達對老師的祝福與感謝,非常有意義。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①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創新篇10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地點:
__
三、活動主題:
端午之約
四、活動目的:
為了紀念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寄托對偉大詩人屈原超群人格的深深哀思,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以這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作為大家的精神親情紐帶,我們__級護理本科一班開展了以“端午之約”為主題的班會。
五、活動組織者:
__
六、活動參與者:
__
七、活動流程:
1、宣傳端午知識
同學們自主發言,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介紹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風俗風情,營造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
2、端午知識大比拼
通過之前講端午故事的環節,大家評出“我們的端午”,并讓其發表獲獎感言,更進一步加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以及熱愛。
3、緬懷偉大詩人屈原
大家一起朗誦了屈原代表著作《離騷》,互相講解了有關屈原的故事以及他的光輝事跡。在一片濃濃的愛國氛圍中,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情懷高漲,紛紛表決心要以屈原為榜樣,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4、誦詩篇,品粽子
大家手捧粽子,紛紛朗誦與端午節相關的是個篇章,借中國傳統文化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歡慶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接著,大家相聚教室,共同品嘗粽子,期間同學們登臺獻藝,大家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歡度端午,感受友情。大家都融入了我們08級護理本科一班大家庭,充分享受著家的溫暖。
5、快樂游戲度端午
在古老的擊鼓傳花游戲中,我們與“深情真心話”相結合,在游戲中一同歡度端午,使得節日氣氛輕松愉快,更增加了同學們的溝通和交流。
6、我們的端午之約
__師姐為本次班會作總結,并為每一位同學送上了自己早就精心準備的祝福和離別贈言,同學們也紛紛說出自己對師姐想說的話和最深的祝福。最后在同學們同唱《祝你一路順風》的歌聲中和師姐對每一位同學的深情擁抱中,我們共同相約——明年大家再聚端午!
八、活動意義:
通過本次活動,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了端午節這個中國古代的稻作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逢農歷五月初五民間掛香囊、吃粽子、賽龍舟等慶祝端午的風俗習慣,增強了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了解,有力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使大家明白了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節日,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樣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而且通過對偉大詩人屈原生平故事的了解,增強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責任感。同時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是同學們是之間的感情更像是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