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
制定方案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和資源,避免出現資源和時間浪費的情況。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1
通過親子活動,促進親子間交流和感情,幫助大班小朋友學習一些詞匯,體驗手動制作的樂趣。
活動一:發出“活動海報”
內容要點:向教師、家長、幼兒介紹活動的背景、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參與方式等,鼓勵家長協助幼兒收集有關中秋節的材料,并積極參與活動。同時,教師有目的地收集相關資料,做好知識儲備。
活動二:采摘活動
內容要點:家長自愿報名,帶孩子去蘇州西山參與親子采摘活動,采摘向日葵、花生等干果,備做月餅的餡料。在親子采摘的過程中,讓大家了解向日葵、花生的生長習性。
活動三:家長工作
內容要點:利用幼兒園網站、家園親子小報,通過圖片、文字、影像等形式,直觀地讓家長分享主題活動進程中的相關信息及活動計劃,并請家長出謀劃策。
活動四:教師研討活動
內容要點:確定親子活動現場的場景布置,討論、確定開設區域的數量,各區域的特點、內容、活動方式以及所需物品。成立采購組,采購所需活動材料。
活動五:制作易拉寶
內容要點: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從人文與科學的角度簡介各區域的活動內容,并巧妙地將此作為各區域的標志。
活動六:實地演練
內容要點:重點培訓家長的角色意識,及時解決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活動七:現場活動
分四個區域同時進行。家長帶幼兒按孩子的興趣選擇區域,額滿為止。
區域一:桂花糖芋艿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通過視覺、聽覺認識并了解芋艿、生姜等食物的特性。
社會關系:學習在接觸新事物時不盲動,在成人的指導下操作:學習遇到問題用科學方法解決:體驗照顧媽媽的美好情感。
分類:在制作“桂花糖芋艿”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不同特性。
材料:
桌面布置:一次性桌布,砧板,西餐刀,一次性手套,芋艿(洗凈),生姜(拍松),石臼(木制材料)。廚房準備:廚師準備好糖桂花、白糖。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家長帶幼兒先觀看易拉寶上圖文并茂的介紹,聽兩位小小講解員介紹芋艿的特性和故事。補充資料:
(1)生芋艿有微毒,食時須煮熟;
(2)食物相克:芋艿忌與香蕉同食。
中間部分:A組的媽媽們帶上一次性手套,用刀刮去芋艿皮后切塊;B組的幼兒們用石臼將生姜春爛,如發現媽媽過敏,即用生姜汁擦拭。
結束部分:將去皮后的生芋艿送入廚房,備煮。一同整理桌面,換干凈桌布,以準備分享桂花糖芋艿。
區域二:巧手做月餅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學習用面團、餡料做月餅。
動作:復習剝、敲,學習揉、舀等非移動性動作。
語言:學習詞“餡料”。
社會關系:感受與廚師爺爺、父母親一起進行手工勞動的快樂。
材料:
大桌一張,鋪設一次性桌布。葵花籽、核桃、松子等,夾子、榔頭、案板等。廚師一名,廚房做好制作月餅用的一切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家長和孩子一起看親子采摘向日葵及花生時的影像片段,然后剝向日葵籽、松子和敲擊核桃,準備蘇式月餅的餡料。
中間部分:在《爺爺為我打月餅》的背景音樂中,廚師爺爺邊示范邊講解做月餅的步驟。父母親和幼兒按演示步驟揉面、加餡料,用包、團、壓等技能學做月餅。
結束部分:將做好的月餅送入廚房,備烤。
區域三:學做小玉兔
可能的核心經驗:創造性表征:在活動中相互學習,運用多種手段制作玉兔。
語言:學習圍繞主題收集有關玉兔的故事,并對民間傳說感興趣。
分類:探討和描述棉花、橡皮泥、紗手套等材料的.差異和屬性。
社會關系:和父母一起用親手制作的玉兔進行環境布置。
空間:改變棉花、紗手套、橡皮泥、蘿卜的形狀(堆放、捆扎、拉長、雕刻)。
材料:各種手工材料及工具,根據材料的不同分成4組。提供展示作品的區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和父母一起聽小小講解員講有關玉兔的故事傳說,激起幼兒對玉兔的興趣。
中間部分:幼兒和父母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操作材料(共有4種:棉花貼小玉兔、橡皮泥塑小玉兔、紗手套變小玉兔、蘿卜雕刻小玉兔),并動手制作。
結束部分:幼兒與父母親將親子制作的小玉兔展示在活動背景圖上,進行環境布置。
區域四:妙筆生趣畫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學習圍繞嫦娥繪畫。
語言:學習收集有關嫦娥的故事傳說,對民間文學有興趣。
動作:非移動性動作(彎腰、揮動手臂等)。
材料:繪畫用的工具、材料,嫦娥的形象圖片,設計好展示的區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邊聽小小講解員講有關嫦娥的故事傳說,邊欣賞各類嫦娥的圖片。
中間部分:幼兒自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作畫。
結束部分:與父母一起,將作品布置在墻上,并參觀同伴的作品。
大區域活動
1、四組合并成一組.聽民俗專家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2、品嘗糖芋艿和月餅,幼兒代表向1O名流動兒童贈送禮物(自制的中秋月餅)。
3、在民俗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祭月活動,寄托對同伴、父母、老師的美好祝愿。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2
中秋節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1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三、主題開展時間:
9月9日至12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四、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五、主題環境的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大班)
六、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七、分散活動的配合:
1、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后)。
2、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全體幼兒)。
3、創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八、活動內容建議(結合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來展開)
1、社會:《節日的街道》、《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小班《數月餅》、分類;大班統計《月餅品牌》、《月餅的生產廠家》、《等分月餅》
4、藝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3
今年x月_日是中秋節,距離_月x日僅僅3天,又值x月_日某商場八一店五周年店慶,這種扎堆效應,潛在消費群體相對于單個節日來說要多很多,同時為了應對某某10周年大慶,提前引爆并釋放消費高潮,因此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提高門店銷售額、提升某商場品牌形象和應對某某10年大慶的好機會。此次促銷,應該做到參與促銷的商品面廣、數量多,力度大,利用節日的雙重性,促進商品的連帶銷售。具體內容如下:
一、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1、活動主題:合家團圓渡中秋,龍騰虎耀迎國慶。
2、活動范圍:某商場商城及八一店、某商場購物廣場、北園店。
3、活動主題:月餅+紅酒,某商場攜您度中秋。
(黃金、珠寶、化妝品、大家電等特殊品類不參加活動)
活動簡述:因為商場現有品牌自行舉行的折扣,某商場不承擔費用,所以廣告宣傳上突出“現有折扣上再送”,顧客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可以在不承擔費用的基礎上取得顧客認為比較實惠的活動力度,同時突出了中秋送月餅紅酒活動,比較溫馨,貼切節日特色。
4、活動內容:
當日現金消費滿200元,可憑購物發票或小票再獲贈“溫馨月餅”一塊。(單獨包裝,價值約8元)
當日現金消費滿500元,可憑購物發票或小票再獲贈“親情月餅”禮盒一份。(價值約40元)
當日現金消費滿1000元,可憑購物發票或小票再獲贈“月餅紅酒”套裝禮盒一份。(價值約80元)
各店按照贈禮價值自行同月餅廠家協商,定制禮品,活動結束后,按照實際贈送數量結款,費用原則上同參加品牌各承擔50%。
中秋節期間,在各門店劃出專門區域,開辟中秋商品系列展銷區,展銷商品品類包括:月餅、酒類、禮盒等中秋節日系列商品,方便顧客在該區域進行選購。
月餅、酒類、禮盒等中秋節日系列商品展銷的商品品類等由各門店自行挑選組織,地點可選在超市或超市外的公共區域。
5、活動時間:x月_日(周五)——_月x日(周日)。
6、活動范圍:某商場商城及八一店、某商場購物廣場、北園店及華信店。
二、打折吸引顧客
活動期間,凡單店當日購買穿著類、床品、箱包商品新品7折起,原則上參加品牌范圍要廣,至少濟南五店相同品牌要保證相同力度。(超市及特例品牌除外,活動期間,會員積分卡只積分不打折)
三、購物商場,盡享意外驚喜
時間:20_年_月x日—x日
凡當日單店購物滿300元的顧客,可憑購物發票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該票全額和半額消費返還。
具體操作如下:
各店設置一個抽獎箱,內有20個乒乓球(其中全額返還1個,半額返還2個,17個紀念獎,可選擇超市商品),工作人員需要在參加活動顧客發票上加蓋“l”章,即時開獎。
四、國慶同歡樂,商場送安康
此活動旨在通過購物加購的方式,經歷過暴雨事件后,人們在面對意外事故、災難時候的無助和彷徨,更加突出了保險的重要性,擬通過購物贈送人身意外保險的方式,體現出某商場以人為本,關心顧客,為樹立某商場關注顧客健康的形象,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國慶主題促銷已經推出全場7折起,為控制成本,此活動采用加購的方式,作為主活動的附加活動,淡化商業氣息,突出某商場送安康的營銷思路,能引起顧客的關注。
活動期間,凡當日單店購物累計滿1000元(含超市)的顧客,均可加一定金額的現金到各店總服務臺辦理“保險卡”一張,每日每店500個,保險卡設置為:
A系列:加5元贈送保額為2200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成本15元)。
B1系列:加10元贈送辦理保額為6302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成本30元)。
B2系列:加10元贈送辦理保額為281000元的交通意外傷害保險(成本30元)。
C1系列:加20元贈送辦理保額為15503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成本50元)。
C2系列:加20元贈送辦理保額為540000元的交通意外傷害保險(成本50元)。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嘗。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談話品嘗:
1.中秋節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6.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6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時間
中秋節當天下午14:00----16:30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日氛圍的環境布置。 道具準備: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墻/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其它準備: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發言并宣讀活動要求與規則。
時間:14:00----14:25
全園孩子參加,分年級組并通過自愿報名的形式選擇自己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二、三分年級組同時進行。
活動一. 美麗圖,我來畫
時間:14:30----15:30
活動場地:小一、小二、中一、中二、大一、大二班活動室。 活動準備:教師事先準備一些中秋相關的圖片貼、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以及準備繪畫工具。 注:形式、畫風、工具不限,給老師提供一些可參考的,否則老師會覺得很空,例如:水粉畫、水墨畫、黏貼畫、添畫、手工折紙、剪貼、拓印、砂紙、陶藝、裝飾瓶子(將瓶子外層圖上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系上絲帶作為裝飾)等等,都可以,每種后邊說明玩法,具體需要準備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師參與指導,都需要配合哪些環境布置,供老師參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師可以選用,這樣老師就覺得簡單多了。 活動目標: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過程:形式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作畫出與中秋相關的美麗圖畫。
作畫期間,其它幼兒以及家長可以保持秩序的觀看。 作畫后教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畫粘貼在教師四周墻壁上。
活動二. 小故事,大家講。
時間:14:30---15:30
活動場地:小三、小四、中三、中四、大三、大四班活動室。 準備:1、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的小故事。
2、教室場地布置,孩子講故事所需用的魔法帽、魔法棒等。 目標:準備期親子互動,提高家長的認識。通過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 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的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家長、教師、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并對講者用以掌聲鼓勵。第一組作畫的幼兒邊聽故事,邊作畫。
2、可以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進行,提前準備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臺可以跟講故事的是同一個舞臺
活動三. 學科學,懂知識。
時間:14:30---15:30
活動場地:小五、小六、中五、中六、大五、大六班活動室。 道具準備:投影儀/手電筒,白墻/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一個);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準備:熟悉一些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注意:1、在幼兒進入此活動教室前,老師要跟前來的家長和幼兒溝通好,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要盡量保持安靜;由于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如果空間不夠,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教師或分批進入
目標: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科學小知識。
活動:(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游戲的興趣。教師通過一個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故事做出相應手影。
(二).“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屏幕與投影儀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粘貼上月亮圖片。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通過此方法,既讓幼兒更生動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讓幼兒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識。
(三).神奇的月亮
1.導入: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2. 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孩子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還在舉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開燈泡,大皮球圍繞太陽轉,小皮球圍繞大皮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活動四. 齊動手,共勞動
組織幼兒回到自己班,家長幫助老師準備場地。
時間:15:50--16:30
準備:1、各種水果與食品、水果刀、盤子
2、提前做好一水果拼盤與水果圖片。
3、若干名教師做為引導員,個人小餐具,音響,樂曲。 目標:培養幼兒幫助父母做家務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1、幼兒、教師、家長齊動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師與家長幫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餅等。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制作水果拼盤以及食物作畫等。
2、 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擺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園共同品嘗。同時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等。
此活動都要準備什么(除了水果、還有哪些圖片)?準備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盤,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類。 什么人負責切水果,什么人洗,什么人拼擺各班老師具體安排。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體驗分享與同伴老師一起合作過節的快樂。
區域活動: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1、家長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講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與幼兒一起準備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游戲過程:
游戲1:《齊心協力吃果果》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全家齊心協力才能收獲到豐收的果實,。
游戲玩法:媽媽手持豐收果實,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抱著孩子,原地轉三圈后,在孩子的語言
提醒下,去尋找媽媽手中的果實,并用嘴吃掉果實,最先吃到為勝利。
游戲規則:
(1)參賽選手必須是全家三口。
(2)爸爸媽媽不許發出任何聲音,任何人不許用手碰果實,違者取消游戲資格。
游戲2:《水果拼盤》比賽
游戲玩法:
每個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舉行制作水果拼盤大賽的活動。
游戲規則:
1、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放號牌。
2、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3、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先評獎標準。
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最佳造型獎
游戲3:猜謎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游戲4、《擊鼓傳花》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游戲,《擊鼓傳花》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誰家,誰就回答問題。
題目1:中秋節什么時候成為固定節日?(唐朝初年)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慣?
題目2: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題目3:唱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家長答題)
題目4:請說出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稱。(家長、幼兒答題)
題目5: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時候?是哪個國家的什么計劃的一部分?(家長答題)我們中國是誰第一個乘坐載人航天飛船登上太空?這個航天飛船叫什么名字?(幼兒答題)
楊利偉叔叔真了不起,小朋友想和楊利偉叔叔一樣也遨游太空,到月亮上去嗎?那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掌握更多本領,這樣我們的愿望理想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題目6:請說出與月亮有關的傳說、神話故事的名稱。(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朱元彰月餅起義、唐明皇夜游月宮許多故事流傳至今)。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8
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目標:
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搜集資料,并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晚會”。可做月亮變化日記展、表演節目(盡量讓幼兒自己準備),將從家中帶來的食物與大家分享,用望遠鏡觀察中秋節的月亮等。
活動自始至終都應讓幼兒直接參與,使每位幼兒有機會表現自己并獲得愉快、自信的內心體驗,讓幼兒親自感受和體驗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家長可通過賞月、家人團聚、欣賞精彩的傳統節目——中秋之夜聯歡晚會,給孤寡老人送月餅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一: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活動二: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活動三:大家來賞月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的方法,表現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二方連續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指導語:這些圖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它和我們以前剪的剪紙有什么不同?
2.討論剪二方連續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活動四:做月餅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境。
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親子賞月晚會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目共同聯歡。(家長節目、幼兒節目、教師節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日)。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9
活動目的:
1知道自己的名字,教師喊寶寶名字時能應答。
2愿意和教師、父母、同伴一起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活潑大方的品質。
活動準備:
邀請幼兒家長,布置場地,小零食若干,小粘貼若干,橡皮泥,小圓盤若干。
活動過程:
1問候時光:
(1)接待:教師向爸爸媽媽和寶寶問候,并作自我介紹。
(2)點名:寶寶們圍著教師坐成一圈,爸爸媽媽坐在寶寶身后,教師逐一點寶寶的小名,點到名字的寶寶要說“到”。寶寶不會回答的,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寶寶。
2運動時光:
模仿操:小手小腳。教師示范,爸爸媽媽和寶寶欣賞并學做。
體育游戲:小烏龜曬太陽
3快樂時光:
游戲:指五官。教師說五官名稱,寶寶用小手指
4溫馨時光:
親子游戲:做月餅。
中秋節親子活動工作方案篇10
1、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2)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
2、活動準備:
(1)請每位幼兒帶一個月餅或水果實物(結合《奇趣幼兒英語》book3第三個主題-fruit)來幼兒園,有燈籠的也可請幼兒帶上燈籠,可在課室里懸掛起來。
(2)老師準備圖片或實物和英語單詞卡:moon月亮,mooncake月餅,mooncake’sday(mid-autumnday)中秋節,lantern燈籠,happymooncake’sday!中秋節快樂!
(3)收集有關“mooncake’sday”的影像或圖片資料。
(4)一次性塑料刀具盤子,廢舊的塑料瓶、紙杯、空紙盒等。
3、活動過程:
(1)老師與幼兒一起觀看有關“mooncake’sday”的影像或圖片資料,討論中秋節人們的活動。
(2)通過實物或圖片學會單詞:moon,mooncake,mooncake’sday,lantern,并學會祝福語:happymooncake’sday!
(3)品嘗mooncakes和制作水果拼盤。
(4)區域活動:
a.繪畫:請幼兒畫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大班的孩子也可畫moon的變化)。
b.泥工:請幼兒制作mooncake。
c.手工:利用廢舊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彩帶等制作la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