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
2、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
3、教育幼兒珍愛生命、維護社會安全。
二、活動內容:
安全教育主題活動:保護我自己,不做危險的事
具體內容如下:
1、不玩火有些幼兒愛玩火:玩火柴,玩打火機,用火燒東西玩,認為這樣很有趣,但卻不知危險。玩火,易造成火災。輕者,燒壞衣物、身體;重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喪失性命。
教育幼兒平時做到:
(1)不玩火柴、打火機,不點燃火把,不翻弄火爐,不堆燒落葉和樹枝等。
(2)不把紙、塑料這些容易著火的東西拿近火源。
(3)學會認識易燃物品的標志,不要把火靠近貼有易燃標志的物品。
(4)如果發現自家或鄰居,或公共場所失火了,要迅速跑出,并大聲呼救。如果附近有電話,要快撥通119,請消防人員來救火。
活動形式:
(1)可組織幼兒觀看有關火災的圖片、錄像,并引導他們討論怎樣防止火災,重在培養幼兒的防火意識。
(2)進行逃生演戲。
2、不摸電線、不亂動電器電是人類的好朋友。電能給人帶來光明。電是主要的能源。電燈、電視、電冰箱、電車等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但它們都離不開電。但是,電同火一樣,也是有危險的,而且,由于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的危險更大。使用不當,危險會發生。幼兒好奇心強,對電是很感興趣的,但對電的危險性認識不足,甚至一點不知,所以要重視對幼兒這方面的教育。
教育幼兒做到:
(1)不摸電線,不玩電源插頭和接線板。
(2)不亂動家用電器,如落地燈、電扇等。
(3)不要走近設有"小心觸電"標志的地方。
3、不動煤氣、天然氣的開關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煤氣(或天然氣)生火做飯,給生活帶來極大方便。但是,煤氣、天然氣是十分易燃的氣體,一遇火星即會燃燒,甚至引起爆炸,造成火災。煤氣是有毒的氣體,能使人窒息、死亡。
為避免發生危險,教育幼兒做到:
(1)不扭動煤氣罐或煤氣灶上的開關;不拉、不扯、不碰煤氣罐上的軟管。
(2)不到廚房里去玩耍。
(3)聞到煤氣的臭味要趕緊告訴大人,并迅速離開那里。如果發現煤氣灶開關沒關或者灶上火滅了而漏氣,自己又會關開關的話,可以快去關上。
家園互動:
(1)帶領幼兒參觀有燃氣設備的灶間,可將易燃、易爆的標志貼在煤氣罐和煤氣開關等地方。
(2)幫助幼兒識別易爆、易燃的標志。
(3)幫助幼兒識別煤氣的臭味。4、預防雷電雷電的安全事故現象時有發生。家居的危險用電事故也有發生,并且多是幼兒事故。讓幼兒從小就認識如何防雷電和在家時如何安全用電,是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
讓幼兒懂得: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5)雷雨天不看電視,不玩電腦。
5、交通安全伴我行
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等特點,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群體。雖然他們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監護,但稍有不慎,就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釀成悲劇。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獨自穿越馬路、獨自活動的機會增多了,孩子們雖然對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略知一二,但對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夠。
為此,應教育幼兒:
1、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交通安全標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學習基本的指揮手勢,懂得手勢的意思。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4、防溺水幼兒年齡小,喜歡玩水,卻意識不到水的危險。
為此,教育幼兒:
(1)教育幼兒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教育幼兒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同學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幼兒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里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2
【設計意圖】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長頭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孩子的任性,用威脅和打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種方法能使幼兒暫時有所收斂,但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加強正面引導和教育使幼兒情緒愉快減少任性,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約束力。
本次活動教師通過采用幼兒喜愛的“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在說說、聽聽、講講中,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懂得任性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在“應該怎樣做?”的環節中,不斷提高自控能力。以達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活動準備】
1、“我要吃冰淇淋”看圖講述圖片36張。
2、“應該怎樣?”任性教學課件。
3、“誰對誰不對”教學課件、圖片及笑臉娃娃、哭臉娃娃36張。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
2、能學會初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愿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知道什么是任性,任性是不好的行為,應該改掉這一毛病。難點是初步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愿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課件“濤濤、嬌驕、牛牛”的故事,讓幼兒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為。
1、幼兒看課件,提出問題。
三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他們是什么樣的孩子?
什么是任性的孩子?
2、教師小結: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歡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條件允許或不允許非要達到目的不可,任著自己的脾氣去做,并不聽從大人的勸告。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好的習慣。
二、在幼兒認識任性的基礎上,通過談話“怎樣做?”以此提高幼兒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1、提問:你告訴“三位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2、教師小結:在幼兒討論怎樣做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做一個聽從勸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通過看圖講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兒明確任性帶來的不良后果。
1、幼兒每人一張圖片分小組自由講述,并學習概括故事的內容。
冬冬由于任性遇到了怎樣的麻煩事?
2、教師小結:任性的孩子不但大家不喜歡它,而且還傷害了身體住進了醫院,任性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四、鞏固知識,做游戲《笑娃娃和哭娃娃》。
方法:通過看課件行為判斷《誰對誰不對》鞏固幼兒以上所學內容。
在正確的行為圖片下方,貼一個小笑臉,反之,亦然。
幼兒游戲后,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對錯。
五、結合幼兒自身實際,不斷提高認識。
1、請幼兒講一講自己任性的事情。
在生活中,你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嗎?以后應該怎樣做?
2、教師讀幾篇家長來信,目的在于正面引導幼兒,自覺做一個不任性的好孩子。
六、歌表演《好孩子不任性》。
以自娛自樂的形式,讓幼兒感受不任性的孩子會得到很多快樂,保持愉快地情緒。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運動會的比賽項目,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2、學會合作,遵守活動規則,增強競爭意識,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發家長邀請書;安排好家長與孩子參加運動會的項目;
2、福娃、小火炬、椅子、皮球、塑料圈、爸爸的鞋、獎牌若干。
活動過程:
1、主持人講話。
2、集體表演韻律操。
3、主持人宣布運動會開始,班級的老師組織好家長和孩子參加比賽。
(1)親親福娃
人數:5對(父母和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每組福娃一個、椅子放在終點處。
規則:幼兒手抱福娃坐在父母搭的轎子上,于起點線后,聽到開始口令后,向前跑,繞過椅子,返回,將福娃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2)小小火炬手
人數:10對(家長和孩子)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每班塑料圈5個,小火炬一個
規則:孩子手持小火炬站在起點線后,聽到口令向前跑,至塑料圈處雙腳并攏一一跳過,到達終點將火炬傳給家長,家長再往前跑,跳過塑料圈,至起點,把火炬傳給第二個游戲者,游戲繼續進行,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3)穿爸爸的鞋
人數:10對(爸爸和孩子)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爸爸的鞋
規則:幼兒穿著爸爸的鞋子站在起點,爸爸赤腳坐在終點。游戲開始,孩子穿著爸爸的鞋跑到終點,爸爸穿上鞋子,然后抱著孩子跑回起點,第二個孩子繼續出發。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4)牽小豬
人數:10對(家長和孩子)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皮球、塑料圈5個
規則:幼兒手拿皮球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游戲開始,幼兒拿皮球跑到終點把皮球放入呼啦圈中,家長和幼兒一起用呼啦圈拉著皮球(小豬)至起點,把皮球交給第二個幼兒,如此循環接力,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注:.以上四項比賽,每個幼兒和家長均可參加兩項)
(5)兩人三足人數
人數:7對分兩組進行(教師和家長代表)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繩子
規則:各班1名教師和1名家長兩兩結對站在起點,用繩子綁住中間的兩條腿,聽到信號往前走(跑),繞過小椅子,以先回到起點的一組為勝。
(6)集體游戲《鉆山洞》
人數:全班(家長和孩子)
形式:魚貫進行
規則:全班家長一起參與,家長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對面下蹲,做成山洞狀,在起點與終點間排成一縱隊,孩子在起點后排成一隊,聽到開始口令后,孩子魚貫爬過山洞,以全班幼兒先完成的為勝。
(注:每次比賽后,給第一、二、三名的家長和孩子發獎牌。)
4、主持人宣布小班金秋“親子運動會”結束。
5、各班有序回活動室休息。
6、收拾整理場地。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小雞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它們與人們的關系,對小動物有喜愛、關心之情。
2、練習走、跑、鉆的基本動作。
3、做到動作靈敏及協調,初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小雞胸飾人手一份,母雞胸飾一個,狐貍頭飾一個。
2、絲巾人手一份,椅子、牛皮筋。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1)教師將圍巾圍在頭上作雞媽媽,幼兒拿圍巾的中間作小雞。
(2)今天媽媽帶你們去玩吧!(雞媽媽帶領小雞四散跑步入場。)
2、游戲:放氣球
(1)剛才有的小雞聽說去玩,高興得揮動起了絲巾。想一想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表示高興呢?(把絲巾當氣球向上拋。)
(2)幼兒練習“放氣球”,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有的“氣球”高,有的“氣球”低。(把絲巾變小就能拋得高。)
(3)啟發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把絲巾變小?(把絲巾團緊。)
(4)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結果再次練習“放氣球”。
3、游戲:我的絲巾不見了
(1)小雞們都很聰明,下面我們邊聽鼓聲邊來練習跑步吧!鼓樂快,就快跑,鼓樂慢,就慢跑。鼓聲一停,你們就立即把絲巾藏
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最好讓媽媽找不到。
(2)幼兒游戲,教師根據游戲情況請個別幼兒說說絲巾藏在哪里。(藏在袖子里、藏在口袋里、藏在腰里、藏在衣服里、藏在背后、藏在腋下、坐在屁股下等。)
(3)討論:同樣把絲巾藏在袖子里,為什么有的絲巾被我發現,有的沒有被我發現呢?
(4)幼兒第二次游戲,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創造,想出與眾不同的藏法。
4、游戲:小雞與狐貍
(1)玩到現在,肚子有點餓了,我們去找點食物吧!不過,你們要小心被狐貍發現。如果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就馬上躲在絲巾下面不動,要不就會被狐貍抓住。
(2)配班教師扮“狐貍”蹲在一角。幼兒聽音樂學小雞走、找食等動作。當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時,“小雞”馬上用絲巾把自己蓋住,或蹲或站或趴。這時“狐貍”來了,它可以邊檢查邊說:“真想找只小雞當點心呀!咦?這兒怎么都是五顏六色的‘花’呢?”如果沒有抓到“小雞”,“狐貍”就說“等會兒再來吧”,然后離開場地。“狐貍”走了之后,“小雞”一起用“放氣球”等方法慶祝勝利。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5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進修伸腿坐,要求幼兒雙腿伸直并攏、雙手輕放在身體雙方,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小舞蹈《兩只山君》: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頷首
1-8:雙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彎曲后上伸,伸左腳做踵趾步(一再一次)
2-8:雙手曲肘夾在腰部,前后擺動(握拳),腳做小跑步 3-8:雙手五指張開遮眼,伸左腳做踵趾步;
4-8:手按節奏拍手后雙手打開,伸左腳做踵趾步(一再一次) 間奏:重點操練腳尖腳跟踢步
一再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家長回家鼓舞激勵幼兒在世人面前表演《兩只山君》,并給以最年夜的鼓舞激勵。
2、復習盤腿坐、伸腿坐的正確姿勢。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6
一.目標:
1.學做紙風車,訓練幼兒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感。
二.準備:白紙、蠟筆、吸管、大頭針
三.過程:
1.欣賞歌曲(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歌曲嗎?)幼兒:大風車。
(1)老師:小朋友們玩過風車,喜歡風車嗎?
(2)出示風車范例作品: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風車)。
(3)教師吹風讓風車轉動:這么漂亮的風車,你們想要嗎?今天老師就要來教小朋友做這個風車。
2.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方法。
(1)用剪刀沿著正方形紙上的黑線剪開。
(2)用蠟筆在紙上的一面作畫,任意畫出圖形加以涂色。
(3)將剪開的四個角分別折向紙的中心點,用膠水固定住。
(4)將粘好的紙用一個大頭針固定在吸管上即可。
(5)風一吹,大風車就會旋轉。小朋友你們知道是怎么制作了嗎?那現在就請小朋友自己也來動手做一做吧。
3.交待要求,幼兒操作,家長與老師可進行指導。
(1)提出要求:在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沿著黑線剪。大頭針的固定由家長和幼兒一同完成。
(2)在風車上畫畫,事先要構思好畫什么,再下筆去畫。
4.欣賞幼兒作品。
(1)請幼兒展示作品,幼兒相互欣賞風車,老師并加以評價。
(2)隨著音樂,整理用具,結束活動。
上午游戲:
目標:1.讓幼兒感受做風車,玩風車的快樂體驗。
2.培養幼兒跑的協調能力。
要求:1.聽從老師的安排和指導,在跑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能相互碰撞。
2.不能用力的甩動風車,容易使風車損壞。
3.手指不能觸碰到有大頭針的地方,以防受傷。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7
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進一步增進家園聯系和溝通,特向家長進行半日活動開放。具體活動如下:
一、晨間活動:
安靜游戲:積塑、看圖書
戶外小型器械:滾桶、鉆圈、獨木橋、紙球、辮繩、飛盤等
目標:1、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器械,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2、養成幼兒早起,來園參加鍛煉的好習慣。
二、早操:
器械操、韻律操
目標:1、幼兒能根據音樂的節奏有力合拍的做操。
2、培養幼兒對做操的興趣。
三、副餐:
餅干、牛奶
目標:1、養成幼兒餐前洗手、安靜進餐的好習慣。
2、提醒幼兒保持衣服、桌面、地面清潔。
四、教學活動:
活動一:送小動物回家
目標:1、正確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嘗試進行分類游戲。
活動二:靈活的魚
活動目標:1.讓幼兒學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撕紙.
2.讓幼兒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五、區域活動:裝飾綿羊、穿項鏈、扣紐扣
目標:1、通過粘貼、涂畫等手工活動提高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2、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3、教幼兒懂得遵守活動規則。
六、餐前準備:《手指謠》
目標:1、養成幼兒餐前小便、洗手的好習慣。
2、知道餐前應安靜聽故事,做好進餐準備。
七、進餐:
目標:1、要求幼兒自己獨立進餐。
2、繼續教育幼兒進餐做到“三凈”。
附:教案
活動名稱:送小動物回家
活動目標:1、正確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嘗試進行分類游戲。
活動準備:1、動物玩具幼兒每人一個。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貼花若干。
2、幼兒用書《送小動物回家》。
活動過程:1、給小動物送貼花
這里有許多的貼花,快選一張送給你的動物朋友吧!
看看、說說自己選的貼花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給動物朋友貼上貼花。
2、送小動物回家
——“小動物貼著漂亮的貼花,高興地回家去。猜一猜你的動物朋友應該住在哪間房間里?”
a.(出示紅色和藍色呼啦圈)
引導幼兒發現貼花的顏色與呼啦圈顏色比較關系。
請幼兒送小動物回家(按顏色分類)。
“小動物搬新家了。這次,小動物該住到哪里去?”
b.(出示彩繩圍成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引導幼兒發現貼花的形狀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關系。
請幼兒送小動物回家(按形狀分類)。
3、幼兒操作《送小動物回家》,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名稱:靈活的魚
活動目標:1.讓幼兒學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撕紙.
2.讓幼兒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動準備:彩紙、示范畫兩幅、糨糊
1.活動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你們看漂亮嗎?
你們看上面有什么呢?
2.出示示范畫
你們看這幅畫是不是更漂亮呢?
你們知道這幅畫是怎么做出來的嗎?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紙一片一片撕摔,然后粘上少許的雙面膠粘上去的.
3.師范給幼兒看
拿一張紙,紙上畫好魚的輪廓.在拿一張彩色的紙用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紙一片一片撕摔,撕的時候要注意你可以把紙撕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樣子,在反面粘上少許的雙面膠,粘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粘到輪廓線的外面來,這樣小魚就不高興了.
4.讓幼兒自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8
一、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于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讓幼兒認識如何栽樹,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會朗誦童謠。
2、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了解3月12號是植樹節。
3、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教育幼兒要愛護樹苗。
三、活動準備:
栽樹的VCD、以及栽樹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VCD,了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后提問:電視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么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坑里,然后在把土蓋上,最后澆上水。)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4、你們知道什么時候栽樹?(春天)3月12號是植樹節,每個人都要植樹,到那天你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空地上栽樹,好嗎?
5、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么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6、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么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后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了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幼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于人類,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童謠:栽樹
挖樹坑,栽樹苗,
樹苗和我一樣高。
爸爸樂,媽媽笑,
愛我還是愛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