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1)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在全校營造關注青少年違法犯罪傾向、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青少年掌握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青少年自護意識和防范能力,使青少年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習慣,形成學生遵紀守法的和諧氛圍。
二、活動主題
“學法守法用法,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三、活動時間
第九周( 4月9日—4月15日)。
四、學習內容及活動方式
(一)學習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泰安迎春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細則》等有關材料。
(二)活動方式:重點完成“四個一”活動。
1、召開一次動員大會。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體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啟動法制教育宣傳周活動,營造遵規守紀的教育氛圍。
2、開展一次班、隊會活動。活動期間,全校要開展一次以“學法守法用法,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中學部要重點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學校紀律處分細則》的學習,小學部重點做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迎春學校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的學習。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法律法規和守則規范產生認同感和神圣感并將嚴格遵守法律和守則規范的意愿落實在行動上。班會結束后,班主任將法制教育的班會備課交到政教處。
3、觀看一部法制教育視頻。利用周三周四午間講故事的時間,利用本班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學校提供的法制教育視頻,班主任要結合視頻案例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初一至初三年級學生每人寫一篇參加主題教育的心得體會,每班挑選5份交到政教處。
4、辦好一份法制教育手抄報。活動期間,要收集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法律法規常識、案例故事、心得體會等材料并做好整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制作手抄報,4—7年級每班選取3份交到政教處。
五、活動要求和評價
1、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視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
2、各班根據活動內容的要求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按要求上交活動材料,政教處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和完成的質量進行評價,檢查結果納入當月班級評價,完不成任務的班級在工作量分數中適當扣分。
政教處
__年4月9日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2)
一、班會時間:
20__年9月12日
二、班會地點:
六(1)教室
三、參加人員:
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或學生干部
五、班會主題: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
六、班會目標:
通過這次班會,讓小學生從小學習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識很有必要,通過教育使學生知道法律規定那些行為是對的,那些行為是錯的,學生懂法后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法律的約束,在平時就能做到遵紀守法。所以對孩子進行法制教育是預防犯罪的基礎,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我班在學校統一安排下,根據本班實際,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利用晨會、班隊會時間組織學生學習《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系列規章制度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各種常規要求,也使學生受到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和高尚的道德引導。
(2)堅持將法制教育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品德與社會課、晨會課、班隊活動等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傳授,在各相關學科的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蓋的.法制教育內容,結合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和法制意識的培養。
(3)組織觀看法制教育資料片和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并選擇一些典型案件,引導學生熟悉、分類、判斷,然后結合一些案例講解有關法律知識。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4)組織學生閱讀法制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書刊。向學校圖書室借閱健康有益的書刊,以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法制意識和熱愛祖國的道德情感。
(5)積極參加大隊部開展的法制教育征文活動。激發學生學法用法的積極性,促進了法律知識的普及。
(6)開展《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和“法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加大了普法的推動力。將有關法律知識的宣教融入班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班會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7)加強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8)家校合作,要求家長不但要學習法制知識,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傳播不健康內容,讓他們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健康成長。
通過以上措施,使同學們明白了自己應該享受的合法權利與義務,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約束自己行為,爭做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9)活動總結
①全班同學發表自己對本活動的看法,并說說自己通過本次活動后的感受,并寫一篇學法讀后感。
②班主任老師總結。
(10)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主持人:愿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制與我們永相隨,讓幸福快樂與我們永遠相伴!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七五”普法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開展好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的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為促進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法治氛圍。
二、活動主題:
“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的主題為:憲法是國家根本法.
三、活動內容:
1、利用校園網、主題班會等進行法制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
2、各班組織幼兒開展法制教育的`主題班會。
3、利用教職工政治學習的時間,組織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提高依法治校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4、12月4日組織憲法晨讀活動,利用晨讀時間,選擇憲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適當章節、條款,組織幼兒集體學習。
5、圍繞國家憲法日主題,利用校園網、班會等形式,營造憲法教育氛圍。
在“12·4”國家憲法日活動結束后,幼兒園將20“12·4”國家憲法日活動情況及時上報幼兒園主管領導。因此,請各班對照本實施方案,認真組織落實有關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4)
活動主題
本次“國家憲法日”系列活動的主題為“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
活動時間
11月28日—12月10日
活動內容與形式
1.11月28日邀請司法局法制宣傳科科長(我校法制副校長)在學校報告大廳為高一年級全體師生開展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2.在12月3日周一升旗儀式上安排學生宣讀憲法演講稿,使學生了解憲法的內容,引導學生學法、尊法、守法;周一班會課期間開展主題為“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主題班會。
3.12月4日組織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師生通過全國青少年普法網收看“晨讀憲法”直播視頻,全體師生同步跟讀,進一步加大憲法宣傳力度。
4.12月6日前后組織“憲法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通過試題競賽,對我國憲法有更全面的認識;督促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點擊普法網“憲法小衛士”活動,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參與憲法知識挑戰。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我校把“國家憲法日主題”活動作為“七五普法”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細化活動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2.注重實效。緊緊圍繞憲法日活動主題,組織好學習宣傳憲法活動,做好憲法知識競賽,開展有針對性地法制宣傳,使宣傳學習接地氣、有實效,防止形式主義。
3.認真總結。活動開展過程中,及時把握輿論導向,并留存活動圖片等材料。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5)
一、指導思想:
以依法治國方略為指導,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我校普法教育工作,切實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良好品行,提高學生知法、學法、懂法、守法能力,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中學生的違法和犯罪,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二、教育內容:
此次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月的主要宣傳內容是《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交通法規、民事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三、活動時間: __年11月-12月
四、主要活動:
1、法制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
時間: __年11月2日 地點: 操場
范圍: 全校師生 形式: 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
安排: 由校法制副校長做以法制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國旗下講話,同時宣布法制教育宣傳月開始。
2、青少年維權圖片展
時間: __年10月底—11月上旬 地點: 教學樓底樓
范圍: 全校師生
形式: 全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青少年維權圖片展,增強維權意識。
3、旁聽庭審
時間: __年11月中旬 地點:太倉法院
范圍: 高一1、2班部分學生 形式:觀摩
安排:組織學生觀摩、旁聽法院公開庭審活動,近距離學習、觀摩現實的司法實踐活動,增強法律意識。
4、法制教育黑板報評比
時間: __年11月中下旬 范圍: 全校41個班級
形式: 比賽
安排: 以本次法制教育的主要法規為黑板報內容,要求每個班級做好宣傳工作
11月27日 宣布評比結果
5、模擬法庭
時間: __年11月下旬 范圍: 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地點:大報告廳 形式:表演、觀摩
安排:選擇典型案件,有序組織部分學生參與模擬法庭活動。
6.法律知識競賽
時間: __年11月下旬 范圍: 高二年級全體學生
地點:大報告廳 形式:競賽
安排:高二學生利用班會課進行法律知識競賽。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
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維。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
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
(三)遷移經驗,發展擴散和逆向思維。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最新(篇7)
活動內容:
預防陌生人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學生不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預備:
1、圖片1幅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㈠這是誰?你熟悉他嗎?我們把自己不熟悉、不熟習的人稱為陌生人。
㈡觀看課件,發問學生:一畫面中都有誰?他們在干甚么?小姐姐為何擺手?
㈢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童謠《陌生人》
㈠告知學生老師有一首關于《陌生人》的童謠,請大家一起欣賞。
㈡教學生學習這首童謠,鼓勵小朋友把這首童謠說給小弟弟聽。
三、引導學生討論:陌生人為何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為何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學生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